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举办
“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学术座谈会

学者嘉宾合照 (左起: 钟春晖、戴龙基、郝雨凡、林广志、张志庆、刑荣发、田卫平)

7月1日上午,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国家发改委及粤港澳四方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该协议载明,澳门在大湾区的定位之一为探索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是澳门的文化秉赋被赋予国家层面的、具有规划及建设意义的新定位。

7月26日下午,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举办“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学术座谈会,会议由澳门基金会赞助。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广志教授、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郝雨凡主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图书馆馆长戴龙基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教授,教育暨青年局督学郭晓明教授,澳门城市学会理事长邢荣发博士,《南国学术》田卫平总编辑,澳门培正中学语文教师锺春晖博士等学者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学者们围绕澳门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表示,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从非物质层面,澳门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标识。在物质层面,“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第31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层面,截至目前,澳门拥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澳门极具特色的海洋商业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民间宗教信仰、西方宗教文化、华商与华人社会、社团及慈善文化等等,皆具有鲜明的标识度和鲜活的生命力,又带有浓厚的国际化色彩。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这些文化元素将进一步发挥粘合剂作用,增强大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在世界范围的吸引力,促进大湾区的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

就澳门如何构建这个交流合作基地,如何在澳门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等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一是加强研究,充分挖掘澳门的文化内涵,以建设“交流合作基地”为基础,带动大湾区建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具体研究课题包括澳门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文化内涵、“澳门学”与澳门本土知识体系构建、澳门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等;

二是凸显澳门的文化优势和独特的文化品质。从历史角度梳理“爱国爱澳、包容共济、务实进取”的澳门精神之源流,深入挖掘澳门精神的深刻内涵。例如,自清代以来,珠三角华人不断迁入澳门,澳门逐渐形成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华人秉承中华传统文化,自然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主流的城市文化形态,同时,对西方文化也形成了彼此尊重相融的文化习惯,其发展过程和轨迹,是世界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相处的典范;

三是进一步加强澳门文化交流基地机制的建设,树立具有世界文化高度的文化地标。如设立领导机构(委员会),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及澳门“五年规划”精神指导下,制订“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要举措等,按照规划推进基地建设;

四是凸显澳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大湾区与内地及全世界的文化交流的地位和作用。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枢纽,其文化内涵在人类文明史及中国对外开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澳门具有独特的政治地位和学术氛围,有利于吸引两岸四地及全世界的学者参与对中国传统文化、人类文明进程的研究和讨论。特区政府在谋划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八项重点工作”中,就包括“推进人文交流,促进文化繁荣”。澳门可善用400多年的中西文化交汇之积淀,助力建设粤港澳“文化大湾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