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著名物理学家王贻芳院士谈“中微子与我国的粒子物理研究”

澳门科技大学将于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下午4:30在大学D座礼堂举行本学期第七场科技大师讲座,届时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王贻芳院士作主讲。

王贻芳院士, 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2年获意大利佛罗伦斯大学博士学位。曾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任职。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画”。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实验物理中心主任,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院士曾参加L3、AMS、Palo Verde和KamLand等实验,在中微子物理、e+e- 对撞物理、宇宙线与天体物理、探测器设计与建造、资料分析方法等方面发表了二百余篇文章。首次提出“Swap Method” 以解决时间不对称信号中的时间对称本底问题,对低本底中微子实验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完整地计算出宇宙线引致的中子产额及能谱,扫除了国际上围绕这一问题二十多年的混乱,对低本底中微子实验、质子衰变、双b衰变、暗物质寻找等均有重要意义。在国外领导完成了多项实验工作,如负责Palo Verde 中微子实验的电子学、触发、数据获取、离线软件以及物理分析,AMS 与 KamLAND 实验的蒙特卡罗模拟与设计等。曾先后担任 L3 实验的新粒子寻找组组长与多光子态物理分析组组长,在新粒子寻找、tau物理、QCD等方面以L3合作组名义发表多篇文章。

王院士主要从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担任BESIII国际合作组发言人及北京谱仪总体(BESIII)主任,成功领导了新北京谱仪的设计、建造;另一方面是中微子物理与探测器的研制,提出在大亚湾核电站用反应堆中微子测量中微子混合角sin22q13的完整实验计画,包括探测器的设计、本底的估计、误差分析和解决办法以及最佳实验点的选取等。现任大亚湾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和工程经理,领导实验的设计、建设和科学研究。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聆听大师讲座,如需查询及报名,可联络大学咨询台(电话:28882114,电子邮件:registry@must.edu.mo,传真:2888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