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之发展成果获肯定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于11月16日假鹭环海天度假酒店召开,就伙伴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方向、科学研究项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主任主持。

  会议开始前,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中国科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安建基先生、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行政委员会主席马志毅先生和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讲座教授分别致辞,共同祝贺会议的召开。刘良校长致欢迎辞时指出,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在研究团队建设,研究条件的完善,科研项目的开展,研究成果产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引进优秀学者,夯实研究团队,扩大研究规模,增强研究实力,期盼该实验室早日发展成为我国行星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科学普及基地。马志毅主席在致辞中表示,自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历届特区政府特别重视澳门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设立澳门科技发展基金,基金大力支持本澳科技创新和科普活动的开展。他指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澳门也要紧跟国家的步伐,鼓励和推进澳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工作。安建基主任在致辞中强调,由于澳科大的月球和行星科学实验室是中科院首次在境外成立的伙伴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领导和相关部门非常关心和重视伙伴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强调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和伙伴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促进实验室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之成为真正的伙伴实验室。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处侯宏飞处长,也在会上就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问题作了发言。

  实验室主任陈烱林教授全面介绍了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包括:实验室的队伍建设、研究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合作,人才培养及科普工作。实验室视科研队伍建设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通过向全球招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澳科大任职,作为学科带头人引领实验室青年学者的研究工作;多项研究项目进展顺利,本年度内,已发表SCI论文近30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实验室大力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合作,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研修班及学术报告会,并拨出每年运行经费用以设立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有兴趣、有能力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人员,加强实验室与相关单位的联系,扩大影响。为了培养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的后备人才,大学已经向澳门政府提出开办“地球与行星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的申请,既为澳门及澳门科技大学打造又一个高水平科技平台,又为国家行星科学快速赶上国际水平提供高素质后备力量。实验室还组织了大量的科普活动、科普展览和科普讲座,走进澳门中学和社区,向澳门青少年及大众宣传太空科普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对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及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许,并对实验室进一步的优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news151119-1
全体与会委员与嘉宾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