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卫星地面站移交评审会议暨地磁导航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顺利举行

由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澳门卫星地面站移交评审会暨地磁导航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于2023年11月26日上午在珠海希尔顿酒店会议厅顺利举行。

仪式现场合影

澳门卫星地面站是“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建设的配套设备,是“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地面系统的关键设备,也是澳门特别行政区首座航天相关设备设施。澳门卫星地面站设于澳门科技大学R座综合教学楼屋面,主要承担“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测试、运行期间科学探测结果的高码率数据接收任务,在完成“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地磁科学探测数据接收任务的同时,为澳门参与其他航天科学与应用、航天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良好设备设施条件。

卫星地面站研制方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使用方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代表签署卫星地面站交付使用证书,是“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卫星工程全系统投入科研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推动地磁场探测技术在国内与国际的广泛应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和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结合各自技术优势,共建地磁导航联合实验室。双方将会在地磁场和导航领域开展技术战略咨询、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期合作。

出席现场的主要嘉宾有: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黄圣彪,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科技厅厅长陈祖荣,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科技顾问刘良钢,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符永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黄中坚,珠海市政府秘书长文华,珠海市招商署副署长刘俊霞,澳科大校监廖泽云、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副校长唐嘉乐,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艶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于勇、党委书记赵颖以及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等。

赵颖书记致辞

赵颖书记致辞表示,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与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两家单位在平台建设、科研项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既实现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又具有科学探索和推广应用的无限想像空间。“地磁导航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推动科学研究、工程创新、行业应用三者融合共促的战略性尝试,必将改写导航产业发展态势,推动地磁导航应用向纵深方向发展,为综合PNT体系论证及建设奠定基础,为澳门与内地建设技术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创新、协同攻关、共促应用的合作机制树立典范。

陈季敏秘书长致辞

陈季敏秘书长致辞表示,“澳科一号”除了有重要的科学应用,还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场景。高精度的地球磁场监测与研究不仅是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也在现代社会平稳有序运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移动设备智能导航、飞行器与舰船导航、卫星导航系统、矿产资源勘探导航等均直接与地球磁场密切关联。除了民用市场外,高精度地球磁场数据在国家安全领域也起著关键的作用。希望高精度地磁导航应用联合实验室在“澳科一号”卫星与后续星的基础上,建立全球及区域高精度地磁导航系统,使它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陈祖荣厅长致辞

陈祖荣厅长致辞表示,“澳科一号”项目为澳门高新技术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澳科一号”作为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球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项目自公布来,持续收到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关注,大大提升了澳门在航天领域的国际知名度。此外,项目所产生的宝贵数据,为澳门未来探索基于地磁数据的科研及商业化项目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澳门特区政府于今年11月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以“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为依据,对综合旅游休闲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升级、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产业做出详细规划和部署。相信随着“澳科一号”的发展及后续开发,将会成为澳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签约嘉宾左起:张可可、于勇

见证嘉宾左起:刘良钢、符永革、黄圣彪、廖泽云、李艳华、文华、董国轩

会议听取了澳门卫星地面站研制方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做的设备研制及测试报告,评审小组经过认真审议,一致认为设备功能及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应用需求,具备正式投入“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执行科学探测数据接收任务的条件。评审会过后,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讲座教授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于勇签署卫星地面站交付证书与合作协议。

揭牌嘉宾左起:陈季敏、符永革、廖泽云、李艳华、文华、于勇

卫星地面站交付证书与合作协议签署过后,进行了地磁导航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