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马丁·查尔菲教授莅临澳科大讲学

「中医药杰出学者系列讲座」于2018年9月6日下午在澳门科技大学礼堂举行,现场座无虚席,逾400位本澳的科研工作者、教师和学生前来聆听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教授的精彩演讲。校长刘良讲座教授致欢迎辞,并向马丁·查尔菲教授致送纪念品。

刘良校长(左)向马丁·查尔菲教授致送纪念品

马丁·查尔菲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科学系讲座教授,因为发现水母体内的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简称GFP)可以作为良好的基因表达发光标籤,于2008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标准配备」,为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马丁·查尔菲教授精彩演讲

马丁·查尔菲教授以著名棒球运动员尤吉·贝拉(Yogi Berra)的一句名言「眼见为实(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展开本次讲座。他说,科学家们常常希望可以直接观察实验对象,然而,在1990年代以前的观察手段并不高明,生物学、医学等研究都是透过化学药剂染色特定的细胞或组织,观察经固定处理后无生命的样品。这些方法的缺陷非常明显,只能观察到静止的生命现象,不能完整地观察及记录整个生理、病理变化的生命过程。GFP的发现为生物科学界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因为透过细胞内特点观察对象上表达的绿色萤光蛋白质,可以长时间观察活细胞的活动及变化。一旦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活细胞或组织的活动,科学家就能更真实、精准地观察细胞。在过去这经二十年,GFP及其他萤光蛋白染料成为了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一盏「明灯」,因为这些萤光蛋白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萤光,可使我们更清晰地观察活细胞或组织的活动变化,从而瞭解疾病的内在机制,更好地防治疾病。例如,它可以让正在生长的癌症肿瘤发光,显示阿兹海默疾病在脑部的发展状况等,为生物学家、医学家以及其他的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及其重要的观察手段和研究工具。马丁·查尔菲教授展示应用GFP技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视频,清晰显示了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现场观众都为之歎为观止。

马丁·查尔菲教授与部份嘉宾、学生合影留念

马丁·查尔菲教授总结了他数十年科研生涯中的重要体会:(1)条条大路通罗马,科学研究不能拘泥于少数途径;(2)科学研究中很多成果都是偶然性的,需要不断尝试;(3)科学研究需要累积;(4)高校和政府等基金的支持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和博士后是科研的重要贡献者;(5)所有的生物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6)基础研究至关重要。

马丁·查尔菲教授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演讲赢得了无数次热烈的掌声,讲座尾声与现场观众积极互动,解答观众的疑问,会后还与部份嘉宾、学生合影留念。本次「中医药杰出学者系列讲座」为本澳的科研工作者、学生及行业相关的人士提供了聆听国际学术大师人生经历与研究心得的宝贵机会,为本澳中医药领域的科研、教学的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讲座前,马丁·查尔菲教授获刘良校长、药学院朱依谆院长、中医药学院周华副院长及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梁丽娴助理主任的接待。双方就高端人才的培育及科学家的培养展开亲切交流。会谈后,马丁·查尔菲教授在刘校长陪同下参观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马丁•查尔菲教授(右三)与刘良校长(左三)等合影

联系我们

电话:(853)8897-2633
传真:(853)2882-2799
电子邮件:sklqrcm@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