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再次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News 1406031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继今年年初在有机化学领域的权威期刊《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上发表高影响力的研究论文之后,近日又在分析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鞘脂组学的研究论文 [Improved Sphingolipidomic Approach Based on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ultiple Mass Spectrometries with Application to Cellular Neurotoxicity. May 20, 2014 (Article) DOI: 10.1021/ac5009964] 。Analytical Chemistry是分析化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由美国化学会出版,其影响因子在SCI分析化学类别的75种期刊中排名第三(前两种为综述论文期刊),2013年公佈的影响因子为5.695。

  鞘脂是细胞中一类极为重要的脂类小分子,参与细胞中各种关键的生物学过程。对生物体内鞘脂组的整体分析,即鞘脂组学的研究,有望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以及作用于“鞘脂靶标”的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契机。由于鞘脂类化学结构和性质的複杂多样性以及在细胞内极宽的浓度范围,深入、灵敏以及准确的鞘脂组分析方法仍是该领域研究中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整合的鞘脂组学分析技术平台,综合利用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以及三重四极杆质谱的优势,通过高效分离消除常规分析中普遍存在的同位素及同分异构体干扰峰,使得被干扰峰所掩盖的多种低丰度鞘脂能够被准确定性及定量。研究人员还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系列包括多种新鞘脂在内的低丰度的、高度不饱和的鞘脂类成分。由于低丰度鞘脂往往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该鞘脂组学技术对于鞘脂的生物学研究尤为有价值。採用这种创新分析策略,结合改良的样品处理方法及优化的色谱和质谱条件,研究人员所建立的鞘脂组学分析技术能够在单次分析中对PC12细胞中的86种鞘脂进行了准确的定量分析,是目前为止在该细胞内单次定量分析鞘脂数目最多的一种分析方法。研究者将该技术应用于β粥样蛋白导致的PC12细胞神经毒研究中,成功地鉴定了28个鞘脂标志物。研究小组的成员在此前还进行了中药多酚类成分对PC12细胞甘油脂类的调节作用研究,揭示了这类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新机理 [Molecular BioSystems, 2012, 8:3208-15]。该系列研究充分展示了脂组学技术在脑神经疾病的机理及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前景。

  这项研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FDCT)的资助下完成的。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助理教授王静蓉博士,通讯作者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良讲座教授和姜志宏教授。这是第一篇以澳门科研机构为第一署名单位的Analytical Chemistry研究论文,充分展现了澳门科技大学在代谢组学和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实力。该论文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内按照建设计划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将为重点实验室在中药代谢组学和脑科学方向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

联系我们

电话:(853)8897-2633
传真:(853)2882-2799
电子邮件:sklqrcm@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