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藝術團主辦的藝術名家進科大系列講座4月12日在澳門科技大學D座大禮堂成功舉辦,本次講座邀請了中國最出色的爵士鋼琴家、作曲家羅寧。
在講座開始之際,主持人介紹了羅寧老師的個人經歷及榮譽。羅寧先生成長於新疆, 2017與環球唱片公司簽約,是紐約時報報導第一個的中國鋼琴家,與郎朗、李雲迪並稱為中國三大鋼琴家,被譽為“東方爵士鋼琴詩人”。
羅寧老師以一首獲格萊美獎的著名鋼琴曲开场,之後為我們介紹了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的區別和融合。他認為爵士樂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怎樣理解樂曲。羅寧老師還介紹了其他著名音樂家對曲風不同的音樂的不同理解,他認為爵士樂家比起其他曲風的音樂家,更理解自我、釋放自我,注重每個人內心最純潔的感受。
羅寧老師還為大家講述了爵士樂發展史。當談到爵士樂的特點時,老師引用著名爵士樂家霍金斯的名言——節奏、感覺、即興。羅寧老師說:“爵士樂是一個融合的音樂,融合了西班牙,非洲和東方的樂曲,是大家娛樂時候即興展示出來的,每個人不一樣的感覺,不同的見聞感受都會有不同的曲調,是他人難以模仿的。”老師提到爵士樂節奏上,最佳的即是二四拍,用右手抒發語言情緒,左手則表現自己所屬的空間,並演奏了一小段為大家展示。之後還邀請了一名同學上臺,親自教授節拍技巧,與同學互動,彈奏了一小段節奏感極強的小曲。用生氣和高興的感覺表現了不同情緒下的空間感。
在談到印象派音樂時,羅寧老師說,印象派音樂更加微妙,更加需要控制,是一種非常棒的音樂風格,特別注重音色的感覺。老師用印象派經典作《紅色女郎》為觀眾們闡述了印象派與眾不同的優美格調。老師說,鋼琴要有具象性,將所有的感情注入到鍵盤上。之後老師請兩位同學上臺切身感受,和她們共同演奏了肖邦曲和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使大家感受到了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完美結合。
在講座最後,老師希望大家記住“二四” 這個節奏。老師同時也為大家推薦了查理派克等偉大的爵士樂家,希望大家多聽一些他們的樂曲,使自己進入更高的階層。問答環節中,現場同學踴躍提問,氣氛熱烈,此次講座持續近兩個小時,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