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张巧鋆老师谈「听,电影中的“你”」

       由澳门科技大学文体发展办公室与人文艺术学院电影学院共同主办的「艺术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听,电影中的“你”」,于2022年11月29日在澳门科技大学N101礼堂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著名录音师、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电影声音设计与制作专业张巧鋆老师主讲。

       讲座伊始,张巧鋆老师结合好莱坞的事例分别从概述、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了电影录音工艺流程。她认为声音具有先天主导性、情绪性、气氛感,张巧鋆老师强调「电影声音不只是录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随后,张老师介绍了电影声音相关因素,包括语言、印象、音乐。张老师提到,电影录音工艺分为先期录音、同期录音、后期声音制作三部分,通过视觉、听觉等多重感知解释不同话筒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同时阐明指向性话筒对电影录像工作中同期录音的重要性。张巧鋆老师在解释后期声音制作中,提到了拟音师代名词「Foley」的来源,同时,对比了不同大小的空间声音呈现的声音效果,进而阐释后期声音制作的必要性。

       其次,张巧鋆老师提到电影声音从无声到「空间音频」、从杜比5.1环绕声到SDDS的转变历程,从而引出电影制作中B环的概念、要求及作用。张老师提到降噪器对电影声音创作技术中同期利用率的提高和对空间音频的影响,并结合

       杜比全景声渲染器制作的视频实例,解释了声音制式观念中声道和对象两方面的改变,从而进一步阐释「空间音频」时代,全景声营造的「极致真实」。

       讲座最后,张巧鋆老师提出建议,她认为「经典技法」的声音设计要有贴近生活的真实感、特殊人群题材影片声音设计要有反差感。在问答环节,张老师指出在剪辑工作中,可以先选择参考音乐渲染氛围感,再进行后期编辑。最后,张巧鋆老师表达了对电影声音创作未来的展望。

1

 

联系我们

电话:(+853) 88972050
传真:(+853) 28827222
电邮:utmust@must.edu.mo
地址:澳门氹仔伟龙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