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醫臨床學家剖析膏方的應用

2022年11月25日上午,澳門科技大學(簡稱「澳科大」)中醫藥學院與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簡稱「中心」)共同舉辦了一場「2022年度中醫藥研究傑出學者系列講座」,邀請了上海中醫藥大學何立群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就中醫藥膏方的臨床應用等方面進行學術演講。澳科大中醫藥學院助理院長、中心執行理事長徐友華副教授主持講座。澳科大中醫藥學院的教職員、學生及線上與會者等合共近百人參與講座。

何教授介紹道,慢性腎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有關,中醫藥對於治療慢性腎病具有一定的療效,同時具備安全性及價格優勢,應用膏方可延緩腎功能減退、對抗腎纖維化。當今大量的臨床及動物實驗從現代科學的角度逐步揭示了其通過多靶點干預腎纖維化的作用機制,使得中醫藥治療在該領域展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何教授認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腎虛是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而且腎虛的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和腎陽虛。一般而言,補腎前需要了解自己的體質屬於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虛體質等中的哪一種。他介紹了一系列經典膏方的臨床用藥經驗,陽虛體質者可以適當吃點紅參、肉桂、鹿角膠、仙靈脾等進補;陰虛體質者宜養陰,可用太子參、西洋參、鮮石斛、麥冬等進補;氣虛體質者則宜用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山藥等進補。

講座上,徐友華副教授向何立群教授致送了紀念品。何教授的報告選題新穎、成果前沿,受到參會人員的廣泛歡迎。報告尾聲,何教授還與聽眾們進行深入的學術討論,用實例解答聽眾的疑難。

本次活動為「2022年度中醫藥研究傑出學者系列講座報告」之一,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主辦,澳門科技大學中醫藥學院、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科大)協辦,活動獲得澳門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20221202-1.jpg

何立群教授發表演說

20221202-2.jpg

徐友華副教授向何立群教授致送紀念品

20221202-3.jpg

活動現場

聯繫我們

學士學位課程:
電話:(+853) 8897-2203 
電郵:bcm-ad@must.edu.mo
傳真:(+853) 2882-5123
地址:澳門氹仔偉龍馬路
   澳門科技大學
   E座101室

研究生學位課程:
電話:(+853) 8897-2343 
電郵:fc_md@must.edu.mo
傳真:(+853) 2882-5123
地址:澳門氹仔偉龍馬路
   澳門科技大學
   E座1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