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盃」啟幕 首次舉辦讀書沙龍活動
「蓮花盃」啟幕 首次舉辦讀書沙龍活動
2025年4月28日下午,「蓮花盃」讀書徵文大賽啟動儀式暨「評委開講啦」讀書沙龍系列活動在N416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特邀「蓮花盃」徵文大賽終審評委、助理教授劉煒華博士,為現場觀眾帶來題為《道通古今——<道德經>的啟示錄》的精彩分享。
活動由圖書館執行副館長肖瓏女士主持。她首先簡要回顧了「蓮花盃」徵文大賽的發展歷程,並介紹了活動背景。隨後,澳科大圖書館館長趙洗塵女士和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教授分別致辭。
圖書館執行副館長肖瓏女士主持活動
趙洗塵館長表示,衷心感謝國際學院張院長,及各位評委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校訓盃」更名為「蓮花盃」,寓意澳門作為蓮花之城,展現其文化的堅韌與深厚底蘊。今年是「蓮花盃」首次舉辦開幕式,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形式,吸引更多人參與閱讀與寫作。她強調,盡管人工智能技術為生活帶來便利,但閱讀與寫作仍是獲取知識、啟迪智慧的不可替代方式。
趙洗塵館長致辭
張洪明院長在致辭中表示,澳門以蓮花為象徵,承載著中西交融的文化底蘊。本次大賽以「書香古韻,夢放新程」為主題,旨在通過閱讀經典、書寫感悟,展現澳門的文化魅力。我們期待參賽者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在寫作中突破邊界,讓澳門的多元文化在文字中煥發新生。
張洪明院長致辭
致辭後,趙館長和張院長為到場評委代表頒發聘書。本次大賽評委陣容包括來自國際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及圖書館的多位資深教師,肖館長表示,評委們將以專業視角評審作品,確保大賽公平公正。
趙館長和張院長為到場評委代表頒發聘書
隨後,肖館長詳細介紹了大賽主題、參賽對象、時間安排及投稿要求。她還分享了個人讀書心得,建議大家「讀雜書」,廣泛涉獵歷史、科普、文學等不同領域;結合「粗讀」與「精讀」,根據興趣選擇深入閱讀的書籍;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旅行拓寬視野;並通過讀書沙龍等活動與他人交流心得,共同成長。
劉煒華助理教授以深厚的學術造詣,深入剖析《道德經》的哲學思想與歷史價值。他從成書背景、版本流變入手,結合歷史文獻與考古發現,闡述了《道德經》在不同時代的傳播與影響。劉教授特別強調「道」的概念,指出其超越語言與邏輯的特性,認為「道」是無限的,人類的語言與思維僅能觸及其一部分。他還提到,《道德經》的思想不僅深刻影響哲學、政治、軍事等領域,還為現代管理學提供了獨特啟示。
劉教授結合自身研究經歷,分享了對《道德經》的感悟。他倡導讀書是一種與經典的對話,鼓勵觀眾運用「以經注經」的方法,通過前後文關聯理解文本深意。
劉煒華解讀《道德經》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觀眾踴躍參與討論。一位同學圍繞「月映萬川」提問,探究其在《道德經》中的含義及與儒家、佛教思想的關聯。劉教授回應,「月映萬川」象徵天上之月在不同水域映出多樣的影子,卻源自同一月亮,寓意萬物雖形態各異,但皆源於「道」。他進一步闡釋了這一概念在道家、儒家及佛教中的共性與差異,引發觀眾深入思考。嘉賓與同學積極交流,分享見解,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另一位同學也提出深刻問題,西方哲學家稱語言的邊界即思想的邊界,那麼「道」是否在語言與思想之內?若超越,是否是非理性的?每個人領悟的「道」是否不同?劉老師回應,語言雖是思想載體,但非唯一途徑。修道者通過清空雜念與冥想可接近「道」,語言僅能表達「道」的一部分。每個人因經歷不同,理解各異,但皆源於「道」的無限性。這一討論激發深刻思考,加深了對「道」的多元理解。
活動最後,圖書館為劉煒華教授獻上精美禮品以表謝意。國際學院魏慧萍老師高度評價活動意義,認為其有效促進了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肖館長表示,未來將繼續舉辦類似活動,邀請更多專家學者分享研究成果,為學術交流與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評委開講啦」讀書沙龍不僅為觀眾提供了深入了解《道德經》的機會,也為「蓮花盃」徵文大賽的參賽者提供了寶貴指導。劉教授的精彩解讀讓觀眾對這部經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為未來的寫作與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次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為師生搭建了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活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