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有为,厚积薄发——澳科大白璐校友的故事

白璐

龙马学者特聘青年学者

中央财经大学计算机系 副教授

英国约克大学 计算机系博士(获教育部“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澳门科技大学 资讯科技学院2009届理学硕士

澳门科技大学 资讯科技学院2006届理学学士

201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两年的白璐,被中央财经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9年破格评为博士生导师。用“年轻有为”来形容他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而在去英国深造之前,白璐在澳科大度过了最初的求学时光。这在他的学术之路中是一段至关重要的历程。

澳科大与澳门:学术生涯的起始站

白璐是一个对未来有著明确规划的人,在选择大学上更是如此。高中毕业后他综合考察多地,发现澳门与欧盟的教育体制十分接近,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成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桥樑。最终选择了澳科大这所综合型大学,进入拥有强大师资的资讯科技学院,完成了学士及硕士课程的修读。

白璐坦言,他现在的专业发展深受当年资讯科技学院老师们的影响。本科时期,唐泽圣、田小林等老师的教学激发了他对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图像处理这一领域的兴趣,帮助他走上机器视觉相关的探索之路。而本科及研究生时期的导师丁利亚教授也更使他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前景,最终选择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领域开展研究。白璐也回忆到,当年在澳科大给自己上课的老师中,许多都是行业内的大家,能够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无疑非常幸运。这些老师们年事虽长,但是依然对课堂准备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这种严谨细緻的治学态度深深触动了他。

白璐认为能够得到优秀学者们的指导是非常幸运的

而今作为学长的白璐也分享了自己在澳科大时的学习经验:“一、要协调好自己的学习与课外活动时间,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去,大学是提高学术与职业素养的关键性阶段;二、要利用好澳门的多元文化与学术平台,积极争取与国外大学和学者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三、要规划好四年能够自由支配的时光,不断地充实与丰富自己。”

积累与规划:探索之路的指南针

白璐于2015年成为中央财经大学计算机系的正式讲师,两年后就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获聘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学者特聘青年学者(14人)当然,看似“毫不费力”的破格晋升背后,其实是他比他人所付出的更多努力以及所具备的更强的学术能力。早在博士毕业之前,白璐就了解过破格晋升的标准,且对未来三到五年的研究做好了规划,并有序的稳步推进,最终成功地在两年内达到破格晋升的标准。而这一切他认为都得益于自己长期以来的积累与规划。

在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的前景时,白璐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科学在近些年发展迅勐,人脸与指纹识别、人机会话、自动驾驶、智能投顾等技术都是人工智能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它们正在对传统行业、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但同时白璐也提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通过理论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而技术上的突破也需要实际的落地应用来支撑。在这一点上,澳门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教育氛围的优势,依託大湾区政策,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关注和投入力度。

思辨与沉淀:三尺讲台的信念

如今的白璐不仅是一名研究学者,更已学为人师。他认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受澳科大的老师们的影响,谈及自己的教学理念,他认为: “大学生在课堂上不只要掌握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可能与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不相关,但是看待新事物的角度、理性思维以及如何掌控、学习与研究新事物的方式等逻辑能力是伴随一生的。”

而在论文写作与发表方面,白璐结合自己的博士期间的经验,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一,多关注自己研究领域中顶尖、权威的期刊和会议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五年的研究,可以帮助最快地了解到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深度及其优势与局限。二,论文写作,尤其是英文写作没有捷径。要多阅读、多模彷、多练习,只有通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才能够最终形成成熟的写作风格。三,处于科研起步阶段的同学,研究成果被顶级会议和期刊收录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先试著向中等或以上档次的会议和期刊投递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也脚踏实地地积累与磨炼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学术能力,可以加深对研究的认识,也能够树立对学术的信心。

白璐希望澳科大可以继续朝著国际顶尖一流大学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展望与寄语:志存高远的未来

明年是澳科大建校的二十周年,白璐作为一位“老科大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祝愿——希望澳科大可以继续朝著国际顶尖一流大学的目标和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排名。藉由大湾区政策的助力与扶持,开创澳门高等教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