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世范,百载树人——访澳科大商学院刘成昆教授

刘成昆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 教授

南开大学 经济学硕士、博士

山东大学 工学学士

自2004年来到澳科大,刘成昆教授已经陪伴大学跨越十五个年头,如今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他还担任商学院会计与财务金融学系系主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为学院及研究所的前进更添助力。

风雨兼程,一路相伴

刘成昆教授在澳科大成立不久后就前来任教,彼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所扎根与本澳、又与两岸三地相连的学校蓬勃的生命力与繁荣发展的潜力,他回忆到:“虽然最初校区建设不如今天这麽完备,但已经逐步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一路走来,我始终对大学充满信心。”陪伴澳科大走过十五年光阴,作为会计与财务金融学系主任的刘成昆教授也见证了商学院的进步和成长,他不无感触地说:“商学院从当初的行政与管理学院发展至今,在最初的架构下逐渐丰满羽翼,不仅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成熟了许多,更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并正在申请AACSB认证。商学院的发展愿景是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型学院,以先进的工商管理知识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学院课程按照欧美主流商学院的体系设置,国际化程度较高。且教师团队多元化,强调以学生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希望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又立足于本地,使大家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经济和管理问题。未来学院也会继续致力于与大学一起推动区域融合,协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好地落地实施。”

刘成昆教授见证了商学院的进步和成长

科研路上,步履不停

作为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教授也主持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如在2018年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FDCT)支持,开展关于大湾区低碳发展的协同治理与政策模拟研究,也于近日再次取得FDCT支持,开展关于湾区及澳门科技发展政策的课题。对于商学这种软科学而言,传统的横向研究一直是主流,能够在纵向研究方面取得这些成果也依託于刘成昆教授在内的许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刘成昆教授出席广州全球城市评价研究学术会议(2019)

“研究所针对社会科学领域,以“中立、科学性、建设性”为宗旨,开展一系列与当前澳门及区域有关的经济社会公共政策研究,例如,定期发佈澳门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消费者满意度指数(CSI)以及僱员信心及满意度指数(ECI),与内地多家研究机构合作,拓展到其他区域。也向高教局申请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博士课程,以弥补过去研究力量的不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科研中来,将‘学’与‘研’真正地结合在一起。未来我们会以湾区西岸可持续发展指数作为切入点,以澳门本土为支撑,拓展更多如营商环境等全新指数,引入大数据以创新调研及数据分析模式,力图针对擅长领域建立起‘小而精’的专业化智库,在量化研究、政策咨询等领域做到更好。”

刘成昆教授出席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可持续发展论坛(2019)

为人师表,润物无声

提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刘成昆教授笑著说到:“教学,‘教’是一种投入,‘学’是一种产出。 ”他认为这是一种老师到学生的知识转化过程,而这一过程与演讲不同,不应该生硬地将内容灌输到同学身上。“我理想中的教学是先从浅显易懂的层面入手,让学生们对课程有所了解和接受,最好能够与他们自身经历结合起来。但温和的开始不代表放鬆,每学期的教学目标要达到,讲课的内容也要循序渐进地逐步加码,最终将应学的知识讲授全面。将学生们带入理论提出者当年所身处的社会背景、环境也是有效的技巧,学生会更好地理解理论的产生原因、作用与局限,因此对经济史和金融史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对学生们来说,刘成昆教授是一个温和而风趣的师长,毕业多年后仍有许多学生与他保持著联络,“记忆中有个同学因为绩点问题而忧愁于研究生课程的申请,我综合考量后建议他避开大热课程,他听从我的建议后,成功被心仪的学校录取,现在也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是身在其中自己难以发现,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针对个人差异去给予帮助。成绩并不能定义一个人的全部,人开窍有早晚,不管什麽时间段,指导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都是我希望做到的。”

明年是澳科大成立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刘成昆教授不无感慨地说到:“能在这麽短时间内取得如今成就的大学其实少之又少。今朝已经很美好,也希望澳科大的未来更加辉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廿载一个台阶,如今的第一个坚实台阶已经打好,大学也会继续踏实地走下去,向著百年名校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