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清华班底 育本澳专才
——
澳科大资讯科技学院首任院长唐泽圣忆创院历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澳门特区一批热爱教育事业,重视培养高等人材的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如廖泽云博士等,决意创建一所可以发挥自己特色的正规高水准大学,以更好地培养澳门本地人材,也可以为祖国建设服务。此设想得到澳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澳门科技大学于2000年3月27日获得批准,并在政府公报上向社会正式发佈。


1999年底·筹备

资讯科技学院是澳门科技大学创校四大学院之一。澳门科技大学秉持高标准建校的原则,聘请时任清华大学教授唐泽圣担任资讯科技学院首任院长。唐泽圣教授根据多年在清华大学的教学经验,参照中国内地各校典型的教学计划,结合澳门的实际,按照重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且组建了由清华大学教授为主要班底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教学质量。

澳门科技大学前副校长、资讯科技学院首任院长唐泽圣教授回忆:“1999年底,准备担任新成立的澳门科技大学首任校长的周礼杲教授找到我,邀请我到澳门科技大学工作。周礼杲教授也曾是清华大学教授,1992年受聘于澳门大学,先后担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澳门大学副校长、校长。澳门科技大学成立后,担任澳门科技大学首任校长。考虑到我本人将于2000年4月从清华大学退休,经过考虑,我同意于澳门科技大学开学之日,即2000年9月1日赴澳门科技大学任职。”

澳门科技大学于2000年3月27日正式批准成立,3月30日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向社会公佈了大学准备成立4个学院,即:资讯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及中医药学院。聘任的4名院长和媒体见了面,由唐泽圣教授担任资讯科技学院院长。

澳门特区政府批文中,批准大学可以在成立后即可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这是和内地的学校不同的。这就意味著,2000年9月新生入学时,就同时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为了筹备开学,需要做三件事:招生、制定教学计划及聘请老师。招生由大学统一安排,唐泽圣教授则在北京主要作制定教学计划及聘请老师的工作,然后与周礼杲校长密切联系与沟通,作出决定。

▲唐泽圣教授

首先制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资讯科技一直是国内外热门的应用领域,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的工作范围,资讯科技学院主要培养电脑及其应用,软件技术及通讯技术三方面的人才。根据这一设想,参照中国内地各校典型的教学计划,结合澳门的实际,按照重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比较快的制定出了教学计划。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根据在清华大学的经验,在4年学习期内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学生修读完各项课程并考试及格后,即可获得学士学位。

在制定本科生教学计划的同时,制定了硕士生的教学计划,学制两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做学位论文。首期开设的课程有:组合数学、计算几何、最优化基础、电脑系统结构、电脑网络专题等。

聘请高素质的教师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基础。由于2000年9月开学时,只需聘请本科一年级和硕士生课程的老师,当年,唐泽圣教授首先邀请了清华的同袍王尔乾老师、施妙根老师、卢开澄老师以及北方工业大学的齐东旭老师等前往澳门科技大学任教。齐老师是著名数学教授,也熟悉图像处理,且有艺术才能,能请到他去澳门,对于教学品质的提高以及日后的科研工作都受益非浅。另外,还在澳门本地聘请了讲授电脑语言课程的老师、数学课程的助教以及电脑房的管理人员等。


2000年9月18日·开学

经过半年的筹备,学校于2000年9月18日按期开学。全校共计在澳门本地招收学生600馀人,分为日间班和夜间班(在职人员)两部分,资讯科技学院共有学生近100人。一所新学校自然不可能在半年内建好校舍,因此,学校是借用澳门总商会大楼的三层楼房上课的。

开学上课以后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跷课、迟到早退、上课说话、打瞌睡以及抄袭作业等问题。夜间班学生年龄较大,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上课秩序较好;日间班都是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上述问题比较严重。这是我们在清华授课时未曾碰到过的,也是始料未及的。上述情况,经过反复教育、加强管理,有所改进。以后,逐步提高了生源品质,才有了根本好转。

当年,澳门科技大学提高生源品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施了“爱心助学”计划。“爱心助学”计划的内容是从2002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招收20名在全国高考中,考试成绩够一本线的贫困学生,给予学费全免,且资助全部住宿、膳食等生活费用。在学期间,还资助往返回家的路费两次。入学后,成绩优秀的,还发给奖学金。在这一计划的帮助下,每年都有20名优秀学生入学,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学习努力,遵守秩序,在班上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学习风气逐步好转,步入正轨。

当然,澳门本地也有少数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上课坐前排,专心听讲,勇于回答问题,每次都按时超额完成数学作业,考试成绩优秀。有些学生,后来又攻读硕士学位,去国外读博士学位,目前已经在国外获得研究职位。

▲清华大学老师们与周礼杲校长夫妇及张子云老学长合影


2002年年初·建设

2002年年初,唐泽圣教授被任命为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主管学术研究工作。仍然兼任资讯科技学院院长。王尔乾老师任资讯科技学院副院长,学院的日常工作主要由王老师负责。

“大家都知道,学习资讯科技是必须要做实验的,这就必须建立实验室。我和王尔乾老师规划建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脑原理、电脑网络、通讯技术等实验室,以及提供学生做编程练习的机房。”

唐泽圣教授回忆:“实验室建设工作由王尔乾老师领导与筹划,在实验室建设中得到了电脑系吴昌泉老师,戈更新老师等的大力帮助。由吴昌泉老师提供教学实验资料及所需仪器设备,再由戈更新老师协助採购及运输,这些实验室的按时建立,为提高教学品质,培养学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对吴昌泉老师,戈更新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随著学生年级的升高,需要开出更多的课程,澳门科技大学先后从清华大学挖掘一批优秀的教师到澳门任教,包括朱家维、杨为理、李宗谦、俞盘祥、徐时新等老师,还有这些教授的夫人们,如吴洁华、张芳兰、夏绍玮等也被聘为兼职教授,参与授课及指导研究生。最多时,清华大学的老师在澳门科技大学担任教学工作的有11人之多。

王尔乾老师的数字电路课程,齐东旭老师的线性代数等课程等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王老师讲课条理清楚、板书整齐、声音洪亮,很有吸引力。齐东旭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还非常幽默。李宗谦老师在清华曾讲授微波技术概论多年,这门课程很难,为了适应澳门学生的水准,他重新备课写讲稿。施妙根老师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讲授高等数学,批改作业,非常辛苦。朱家维,杨维理等老师讲授电脑原理,通信技术等课程,理论结合实际,易于理解。学生们对清华老师的教学品质及工作态度非常满意。都说:“我们不出澳门,就听到清华老师的授课,上了一回清华大学!”

▲以清华大学教授为主要班底的澳科大老师和澳科大首届毕业生合影

当谈起2004年6月澳科大首届本科生毕业,唐泽圣教授表示:“首届本科毕业生完成了毕业论文,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论文答辩,成绩比预计的要好,有些学生理论课程不甚用功,但是对于实践环节兴趣很大,毕业论文竟然做得不错。这对我们很有启发,看起来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的训练。”

▲唐泽圣教授(左二)与澳科大毕业生合影


一直明确的思想·培养澳门本地人才

从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创办开始,唐泽圣教授就明确一个思想,要在办学的同时,尽力培养澳门本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聘请清华大学的优秀教师的同时,也录用了多名本地的优秀青年教师,并招收本地的优秀学生作为博士生。

本地的优秀青年教师,多为在著名的内地大学或台湾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澳门本地居民,其中就有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电子系毕业的硕士生等,入职后获讲师职位,一共有6人。为了让本地的优秀青年教师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鼓励他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有的选读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有的选读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学位,有的则选读澳门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些青年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又要自己读书,做研究。有的还有不少家务,非常辛苦。几年以后,有两位取得了博士学位,继续留校工作,晋升助理教授。他们是吴建平教授指导的郑泽峰老师,和齐东旭老师指导的余建德老师。其馀几位,因为工作学习实在过于繁重,未能坚持下来,陆续离开了学校,转移到澳门的其他工作岗位,继续对建设澳门做出贡献。

“在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同时,我们还招收了少数博士研究生,其中黄汉青博士,是澳门本地人,获博士学位后留校,目前担任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的教授。黄静博士则去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目前担任该校资讯科技学院教授、副院长。每当看见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我们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2004年6月,首届本科生毕业了,这是一件大事。一所全新的大学在澳门路氹新区的新校园裡初步建成,并培养出首届本科生,全校师生为之庆贺!

唐泽圣教授表示:“时至今日,每当回想起在澳门共同战斗的日子,仍历历在目。在教室上课,在实验室做实验,节假日一起去珠海横琴爬山游玩,非常快乐。撰写此短文,以怀念一起战斗过的日子,同时,也以此文纪念过早离开我们的王尔乾老师,怀念他在澳门科技大学初创时期做出的重大贡献。”

附:

澳门科技大学发展至今,有了很大的成就,从大学的规模,已达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一万多人。本学年发表SCI/SSCI及EI科学论文达558篇,申请国际专利76次,获授权57顶。

唐泽圣简介

唐泽圣

清华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电脑图形学及相关领域的开创者、引领者。清华大学教授,曾任CCF理事长、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53年毕业,留校参加工作。1958年开始,他协助锺士模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我国首个自动控制系。

1978年,他出任清华大学电脑系主任。他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教学体系,成为“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典范;在加强系统结构、软件方向的同时,又开闢了网路、人工智慧、图形学等研究方向。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清华大学电脑系开始全面发展,为最终跻身世界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8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电脑图形学及CAD技术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研究。他主持的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在理论、方法、技术上取得一系列创造性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不仅有力支撑和提升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而且广泛应用于医疗、製造、气象、环境等诸多行业。2006年,获中国电脑图形学贡献奖。

2000年加入澳门科技大学,先后建立资讯科技、太空科学研究所。鉴于他的杰出贡献,2007年获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颁发的荣誉奖状。

他从事高等教育工作60馀年,热爱教育,教书育人,共培养研究生30多名。

鉴于唐泽圣教授为中国电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电脑学会决定将2016年“CCF终身成就奖”授予他,以表彰他的成就和贡献。

▲2016年10月,唐泽圣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澳门特别行政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图为唐泽圣伉俪在颁奖典礼现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