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成立“郑观应研究中心”

2022年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澳门之子”郑观应诞辰180周年。为加强郑观应思想研究,促进本土人文历史教育,澳门科技大学于2月23日举行“澳门科技大学郑观应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2022濠江新语博士论坛”。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副部长石书正、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丁少雄、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钟怡、澳门博物馆馆长卢可茵(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代表)、澳科大校长李行伟、副校长庞川、校董苏香玫、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广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嘉宾合影

李行伟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郑观应毕生致力于国家富强的思考和探索,在《盛世危言》等著作中针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发展,首次提出“立宪”、“议会”、“商战”、“领事”、“专利”、“水利”、海南“自由贸易港”、上海“赛会”以及中西医结合等论述和方案,是我国近代具有完整改革思想体系的启蒙思想家;他密切观察和深度分析英、法、德、美、俄、日等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利害关系,谋划和参与“联暹抗法”等抗争活动,是近代著名的国际关系专家;他参与招商局、电报局、汉阳铁厂、粤汉铁路等民族工商业的经营管理,与英资、美资大型企业开展“商战”活动。郑观应一系列切合时弊、切实可行的论述与实践,使之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时代巨人。郑观应的爱国热情、开阔视野、深刻洞见与趋势预测,至今仍有研究价值和启示意义。澳门科技大学成立郑观应研究中心,旨在持续收集相关史料,系统研究和传播郑观应的生平事迹、思想价值与爱国精神,促进以唐廷枢、郑观应为中心的香山、澳门乃至中国近代化进程之研究。

李行伟校长致辞

李校长指出,本土文化既是城市的灵魂,也是激发城市创新的动力。近年来,澳门科技大学注重文理学科的交叉发展。在特区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支持下,历史学学科已经成为科大的学术板块和学术增长点。在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统筹下,科大先后开设历史学博士课程以及“中国历史”、“澳门历史”通识课程,成立唐廷枢研究中心,开展全球地图中的澳门、全球史与澳门、澳门与香山历史文化以及澳门公共卫生史、赵氏家族文献、围里街道、出土古炮、内港码头等项目研究,连续发布“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丰富了大学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内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良好评价。郑观应研究中心作为学术平台,必将为科大历史学研究与教学注入新的动力;我们热切期望与海内外学术机构合作,共同为“爱国爱澳”教育、“人文湾区”及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为“一国两制”新实践和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做出新的学术贡献。

主礼嘉宾剪彩仪式

林广志所长在介绍郑观应研究中心的工作思路及未来展望时表示,澳门学界对郑观应这位既有成体系的煌煌巨著,又有保存完整的世遗故居的“乡里”爱国者、思想家仍然研究不足、传播不足以致社会认知不足。我们研究郑观应,既是香山商帮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研究的学术发展,是澳门特区加强保护和利用郑家大屋的重要课题,也是在澳门开展“爱国爱澳”教育的“当然课题”和迫切任务。澳门科技大学郑观应研究中心将在特区政府、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争取澳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发挥科大跨学科发展的学术优势,与澳门历史文化研究、唐廷枢研究以及香山商帮和洋务运动研究形成合力,协同发展。结合现有基础与未来发展,郑观应研究中心近期将开展郑观应研究数据库建设、编纂《郑观应史料丛刊》、推动在新城A区恢复“郑观应大马路”、编写乡土读物《郑观应读本》等学术工作。

“濠江新语博士论坛”是澳科大社文所创建的旨在加强国际关系、历史学专业博士生学术训练的专业平台,其工作流程为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聘请著名学者和编辑评议、博士生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对外投稿。该论坛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已有近10篇博士生习作公开发表。2022年论坛以“唐廷枢、郑观应与洋务运动”为主题,在读博士生提交了20多篇学术论文。经学术委员会评审和推荐,12位获优秀论文奖的同学在论坛上获颁奖状并作论文报告;澳门科技大学汤开建讲座教授、李凭特聘教授、张富强特聘教授,澳门大学《南国学术》田卫平总编辑,社文所所长林广志教授对论文进行现场评议。石书正副部长、丁少雄副局长、钟怡副主席、卢可茵馆长、苏香玫校董为获奖同学颁奖。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郑宁人,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忠,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讲师温学权,澳门郑观应公立学校校长陈家敏,澳门广大中学校长陈建邦,澳门镜平学校校长黎世祺,澳门教业中学助理校长陈少阳,澳门培正中学中华文化馆馆长钟春晖,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晓冬,南光文创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张凤娜,美高梅中国事务策略及拓展助理副总裁孙涛,澳门收藏家协会会长吴利勋,澳门钟表博物馆馆长方荣毅,澳门历史学会理事长陈树荣,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理事长郑国强,澳门考古学会会长陈炳辉,《澳门》杂志编务陈思国,澳门漫画从业员协会会长黄天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会长李卉茵,澳门历史教育学会理事长陈浩东,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淑怡,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副会长卢嘉诺等以及澳科大院所、处室领导和师生近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