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举办“家国情怀──庆祝澳门回归22周年暨近代澳门华人家族谱牒展览”

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与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共同举办的“家国情怀──庆祝澳门回归22周年暨近代澳门华人家族谱牒展览”开幕仪式于12月13日在澳门科技大学C座大堂举行。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高校处处长李勇先,澳门文化局局长代表李观鼎,澳科大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澳科大讲座教授汤开建,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图书馆馆长赵洗尘,澳门收藏家协会会长吴利勋主礼开幕仪式,展览得到澳门博物馆支持。

主礼嘉宾合照

国之有史,地之有志,家之有谱。史所以记一国之事迹,志所以存一地之古今,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不仅记录著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涵盖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近代以来,澳门曾出现多次华人移居高潮,尤其是在近代,大量来自广东、福建、浙江以及海外的华人、华商、华侨移居澳门,他们在澳门艰苦创业,同时又心系桑梓、慎终追远,十分重视与故乡的联系,凝聚散居世界各地的乡亲和族人。此次展览,精选出数十多份近代澳门多个华人家族的家谱族谱,包括与澳门有直接关系的赵允菁家族、郑观应家族、卢九家族、唐廷枢家族及十余种香山地方宗族谱牒文献。其中包括两套善本、二十余套印刷本及扫描本,多数为在澳门首次公布,展示了近代澳门及周边地区华人家族的历史、文化、人口等状况。

林广志所长致辞

林广志所长在致辞中表示,历史学、澳门学是澳科大近年来致力发展的特色学科。今年5月,在国务院港澳办和澳门特区政府支持下,中国历史研究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在澳科大联合设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致力于“讲清楚澳门历史演进的总体过程,讲明白澳门历史发展所蕴涵的独特精神、鲜明特质和发展规律,讲透彻澳门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的历史联系和历史逻辑”,打造澳门历史文化研究的世界性学术平台、大中华地区优秀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建设以历史文化为重点、服务“一个基地”的资政型高端智库。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以“寻根思源”为主题的“近代澳门华人家族谱牒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在全球范围广泛收集澳门华人家族族谱资料,致力建设“澳门华人家族史料数据库”,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搜集超过一百种家谱中有关澳门的资料,初步形成史料数据库的基础。希望在澳科大“全球地图中的澳门”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学术增长点,助力“爱国爱澳”教育及“人文湾区”建设。在澳门回归祖国22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展览,是加强“爱国爱澳”教育,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具体实践。

汤开建教授致辞

汤开建教授表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家谱、族谱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献和精神载体。完整、翔实的谱牒文献,不但记载了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事功状况,讲述了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蹟,还反映了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背景和事件,以及相关的地方风俗民情、名胜古迹等,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明代以来,大量华人迁居澳门,以来自广东、福建等地者居多,不少华人在澳门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其中有多个家族编有家谱族谱,以记录家族的历史变迁和重要族人的生平事迹。而过往的家谱收集及研究比较分散,或集中在某个家族,鲜有利用家谱材料以宏观的角度思考澳门社会发展。本次展出的谱牒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直观认识澳门历史上的人口构成及社会结构。

出席仪式的嘉宾还有澳门科技大学科研处处长郭利、总务处处长林茵玲、社文所副所长赵殿红,澳门博物馆馆长代表余智伟,人民日报社澳门分社社长毛磊,澳门大学《南国学术》总编辑田卫平,澳门历史学会理事长陈树荣,培正中学中华文化馆馆长钟春晖,澳门钟表博物馆馆长方荣毅等。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