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澳门科技大学举行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分享会。邀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澳区代表团团长、澳科大校董刘艺良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澳科大校董会秘书长陈季敏作主题分享。还有澳科大多名管理层、教师及学生代表发言。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李勇先出席分享会及近300教职员及学生参与。
刘艺良表示今年全国“两会”特别强调“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教育系统在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的指出,“高品质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包括各种教育,包括无党组织,国内的教育,还有民办的教育等。同时特别提到心理健康的教育。大专学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要承受到一些压力,亦够适应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变化等。另外就业优先政策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还有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达到1,179万人的历史新高,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陈季敏表示,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她又提到今年全国“两会”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是“新质生产力”,可以说,读懂“新质生产力”,就把握住了中国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发展的诀窍。中央设立于港澳高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正培养、吸纳了一批有志于献身科研事业的港澳青年,他们逐渐成长为港澳融入国家科技发展大局、助力国家高科技自立自强的主体力量。港澳的高校是促进两地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镇。培养一批批爱国者,真正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港澳高校责无旁贷,澳科大的办学正是朝向这个方向、这一努力而进行实践的。
澳科大副校监、校长李行伟发言时认为,针对今年“两会”中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澳科大大有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利用新科技为产业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创新教育,服务发展经济生产力。高校的使命责任重大,在习主席重要的思想指导下,澳科大将不忘初心,开拓进取,全面统筹澳科大优势资源,在人工智能发展、跨学科课程开发,人才引培的制度,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注入动力。他又说澳科大肯定会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在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配合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策略定位,加强与葡语系国家的交流,立足澳门,放眼湾区,辐射全球,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助力澳门经济区的多元化,致力培养更多融入大湾区和国家发展的爱国爱澳的优秀人才,为澳门的国家的高等教育出一分力。
澳科大副校长唐嘉乐引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同时,今年的“两会”强调了教育现代化、科技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显然,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应在“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澳科大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深度参与粤澳深合区建设,力争再上新台阶。
澳科大副校长姜志宏认为,澳门高校要牢牢把握住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加快推动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为澳门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澳科大校董苏香玫指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更是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澳科大一员,她将坚定不移地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加强推动转化医学事业发展,在先进健康科技国际前沿领域超前布局,包括建设面向重大疾病诊断的转化医学平台、面向重大疾病治疗的转化医学平台、面向中医药发展的转化平台,以及面向人工智能转化医学平台等不同平台建设。
澳科大法学院院长方泉表示,推进高品质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的内容。对澳门特区而言,应当积极发挥澳门“一国两制”和多元文化优势,一方面藉本地教育机构的不断提升,培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优秀跨域人才;同时,作为法律工作者,她也留意到“两会”多次强调高品质发展离不开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应当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制度。对于澳门特区而言,除继续巩固在中葡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桥梁作用外,还应在大湾区、深合区建设中发挥好规则机制联通对接的法治示范功能。
澳科大中医药学院院长曾莉指出,如今最重要的话题是健康,中国人口多,病人多,多重疾病威胁并存,肥胖、糖尿病、肿瘤、认知障碍、抑郁、疫病等等。从没有哪个时代有今天的健康问题这么多。而这一切都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把握好“守”与“创”的辩证关系,通过为中医药加装“数位引擎”,为中医药高品质发展赋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用现代科技解读中医药原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具有原创性的新动力。
澳科大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表示,“两会”不仅是政治生活的重要节点,更是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平台。例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5%左右,与去年的目标增速持平,今年开始连续数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发行一万亿元,这体现了稳增长的决心;又如,报告中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数字经济,这体现了质的提升。
澳科大商学院讲座教授、发展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雷鼎鸣认为,提高“新质生产力”,才能有新的投资机会。他指出,若不提升“新质生产力”,若有很多资金,但没有很好的投资机会,等于没有“赚钱”的机会。他又以中国过去数十年的高新科技发展,如国产智能电话、电商平台及电动汽车等,为我们创造了很多不同的、新的投资机会。
而澳科大学生代表、学生会会员大会主席郑靖坤表示,作为青年学生一代,应积极投入到特区“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中去,着力构建符合澳门实际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又提到青年学生应厚植心中的家国情怀,巩固壮大爱国爱澳力量。希望全体同学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更上一层楼,奋力开拓,编写新篇章。
另一位医学院学生会代表魏好杉指出,新青年如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三个要素。首先要勇于承担,积极投身医学事;第二是积极参与科研,同时不忘把科研产转业化转移到人们中,使研究成果能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第三是不断学习,跟随时代进程,符合国家及社会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