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科技大师讲座(校庆特别场) —— 《浩瀚而深邃的自然科学》

由澳门科技大学举办的23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科技大师讲座于2023年3月27日下午14:30在大学D座礼堂举行,届时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恩哥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忠和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海外院士李罗权院士进行主题为《浩瀚而深邃的自然科学》的系列讲座。

演讲主题:“物理学:科技发展的基石”

王恩哥院士

王恩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和全量子效应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的360余篇论文(其中顶尖期刊上60余篇),22,000次的论文引用数,奠定了王恩哥院士在国际物理学界的领军地位。他先后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在领导高等教育改革及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演讲摘要:

在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程中,物理学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报告在简要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前后,推动科学技术革命的经典物理学几个重要发现之后,集中讨论近代物理学如何摆脱经典物理学思想的束缚,完成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智力革命,并为后来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报告将以如何从量子力学发展到积体电路为例,揭示根植于当今资讯化社会深处的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演讲主题:“鸟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周忠和院士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他从古老化石的分析中破解了中生代鸟类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分异辐射、飞行演化、功能形态等方面的谜团,蜚声国际学术界。在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陆地生物群演化与环境背景研究等方面也有诸多建树。 周忠和院士同时也是深具社会责任感、关注科学普及事业、致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教育家。他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编撰了多部科普书籍,推动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齐头并进。

演讲摘要:

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近三十年来获了大量古生物学及多学科研究的支持,并已成为主流学界普通接受的理论。来自中国侏罗纪与白垩纪的恐龙发现,特别是带羽毛恐龙的发现和研究无疑成为了支持这一学说的最重要证据。

德国发现的距今约1.5亿年的晚侏罗世的始祖鸟化石依然是目前已知最古老且最原始的鸟类。距今约1.3-1.2亿年的早白垩世,早期鸟类开始了大规模的辐射演化,它们在体型、羽毛、飞行、食性、生态习性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分异。其中一些类型仍然保留了恐龙祖先的原始性状;而另外一些却已经具备了现代鸟类才拥有的飞行能力和生理特征。

来自中国早白垩世的化石宝库—热河生物群的鸟类化石,不仅种类、数量繁多,而且保存精美完整。对它们的研究不仅极大丰富了我们对早期鸟类多样性的认识,而且为我们理解早期鸟类羽毛的颜色复原、性选择、繁殖与发育等生物学特征以及生物演化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演讲主题:“星际空间,日珥爆发及极光奇观”

李罗权院士

李罗权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海外院士、著名太空物理及地球物理学家。太阳活动,到日地空间,直至诸多地球物理现象等都是李罗权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他以台湾太空中心主任和实验研究院院长身份,成功推动了福尔摩沙二号及三号地球卫星计划,在应用科技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李罗权院士还积极参与了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培养了一批太空科学领域的年青学者。

演讲摘要:

太空科学时代起始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升空。之后,许多国家都展开对太空及宇宙的探索。这次的演讲将介绍许多观测到的太空奇观:(a)星际空间的气体湍流,具有Kolmogorov的湍流能谱,其尺度从100米到1018米;(b)太阳日珥的形成及爆发;(c)地球极区美丽极光及波长千米射电波的形成;(d)地球高层大气中“巨大喷流”的发现。 

本场讲座将于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

Bilibili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届时聆听大师讲座(校庆特别场),如需查询,可联络大学咨询台(电话:8897 2114,电子邮件:dgs-ad@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