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院出席电台时事访谈节目,探讨本澳中医药发展

2024年5月8日上午,中医药学院助理院长吴其标教授应邀出席澳门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讲场》,探讨本澳中医药发展。访谈节目还通过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TDM) APP及 Facebook专页“澳广视新闻”作视频直播,并与听众互动讨论。

在访谈节目中,吴其标介绍,中医药一直是科大重点发展方向,科大于二零零零年建校伊始即设立中医药学院,开创了澳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先河,也是澳门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目前已发展成为澳门特区唯一拥有完整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的高等学府,包括中医学和中药学本科教育课程,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博士后研究工作站等,成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内地和澳门特区中医药教研合作的重要基地。20多来来,培养中医药人才2000余名,为本澳、大湾区输送了大量中医药人才。毕业生就业情况理想,本地毕业生亦已成为澳门中医药队伍的主力军,倍受广大市民认可和赞许。《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更拓宽了澳门医疗人员执业范围,澳门医疗人员申请注册后即可以在深合区内执业。

近年来,国家、大湾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支持中医药发展,并确定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等四个重点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目前澳门及大湾区已迎来中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期,本澳亦已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大的研发团队、成熟的技术平台及中医药人才贮备,定可促进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发展,助力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同其他产业一样,中医药发展也是以中医药人才为基础的,作为本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科大中医药学院责无旁贷,将尽力培养更多高质量中医药人才,以配合政府的中医药大健康发展政策。本澳及大湾区民众普遍推崇中医药,学习中医药的热情高涨,近年来中医药课程报考人数逐年增多。学院因应社会需求,持续扩大中医药课程招生规模,特别是重点培育高层次中医药研发人才,目前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是本科生的两倍,率先成为研究型学院。研究生培养主要依托大学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是我国中医药领域迄今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高被引用科学家、讲座教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组成强大的学术梯队,能为每位研究生配备高水平的导师小组,保证高质量人才培养。学院尤其欢迎及鼓励本澳学生报考中医药课程,进一步充实本地中医药人才贮备。根据政府最近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中医药专业符合“1+4”产业发展方向,GPA 3.6 以上的非本地优秀毕业生亦将有机会留澳发展,成为本澳中医药人才队伍的有益补充。

在响应市民提问时,吴其标还建议,政府可进一步扩大招聘中医生的人数,为中医药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本澳中医药教育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及改善本澳市民预约政府医疗机构中医服务等候时间偏长的问题。市民亦关心人工智能(AI)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吴其标响应称,AI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其在数据挖掘与采集、处理与分析、深度学习等方面的卓越能力,有助于实现海量古籍文献和临床诊治经验的科学化表达,帮助中医诊疗建立客观化标准与评价体系,辅助远程医疗,弥补中医药人才资源不均,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依托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信息追溯系统,可甄别中药材真伪、溯源产地等,取代过往传统鉴别方式。科大在这一方面也作出成绩,通过医工结合跨学科研究,成功建立中药材图像数据库助辨别中药材真伪优劣。未来市民甚至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上传药材照片即可辨别中药真伪。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还有:澳门特别行政区药物监督管理局监测厅厅长秦杏仪、准照处代处长刘嘉明、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等。

20240509 1

出席节目的嘉宾合影

联系我们

学士学位课程:
电话:(+853) 8897-2203 
电邮:bcm-ad@must.edu.mo
传真:(+853) 2882-5123
地址:澳门氹仔伟龙马路
   澳门科技大学
   E座101室

研究生学位课程:
电话:(+853) 8897-2343 
电邮:fc_md@must.edu.mo
传真:(+853) 2882-5123
地址:澳门氹仔伟龙马路
   澳门科技大学
   E座1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