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学士学位课程科目简介

专业必修科目

BC2002中医古文 
中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学着作语言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古代医药文选,提高阅读古代医药学着作水準的知识和方法,阅读实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阅读中医药古籍的能力,为学习后续古典医着课程,毕业后钻研古代医籍,扫除文理上的障碍。

BC1004中医基础理论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系统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疾病产生的病因、发病的基本原理、基本病机、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养生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治疗原则。

BC1006中医诊断学 
本课程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樑。主要讲授望诊、舌诊、闻诊、问诊、脉诊、按诊、八纲辨証,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証,脏腑辨証、诊法与辨証运用等。

BC1007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用药剂量与用法、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袪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裏药、理气药、消食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等。

BC1008方剂学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组方原则与方剂的运用变化,150首左右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

BC1010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病証的証候、病因病机及其証治规律。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部分,总论概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地位。内科病証发病学、証候学、治疗学特点。各论介绍50多个病証的主要証候及特征,病机述要、治疗要点等。

BC1011针灸学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讲授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刺灸法总论、针灸法各论、针灸治疗总论、治疗各论等。

BC1009内经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它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的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分为《内经》概况、《内经》原文选读两部分。《内经》概论主要讲授《内经》的基本内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内经》原文选读主要讲授《内经》中部分原文。

BC3024伤寒论 
伤寒论是阐述中医学辨証论治的专书,是中医经典着作之一。本课程讲授辨太阳病脉証并治,辨阳明病脉証并治,辨少阳病脉証并治,辨太阴病脉証并治,辨少阴病脉証并治,辨厥阴病脉証并治,辨霍乱病脉証并治,辨阴阳差后劳複病脉証并治。

BC3025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诊治杂病的专着,是中医经典着作之一。本课程讲授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运用四诊八纲对内科、妇科杂病审証求因,辨证施治。

BC3026温病学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方法及其预防的学科。本课程介绍温病学和温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温病辨証,常用诊法,防治方法,常见温病証治。

BC1014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BC1015组织胚胎学 
组织学是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正常情况下人体微细结构及功能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人体基本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微细结构及功能关系。胚胎学主要讲授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胚胎与母体关系的建立,器官系统的发生,常见先天性畸形等内容。

BC1017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主要讲授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迴圈生理、呼吸生理、消化和吸收、体温、肾脏生理、内分泌生理、神经系统生理等。

BC1016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糖类化学、脂类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维生素、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代谢调节、肝胆生化等。

BC1018微生物免疫学 
本门课程包括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两部分。微生物学讲授引起人类疾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原理、感染途径、预防和治疗方法。免疫学讲授机体对病原微生物、肿瘤等致病因数产生抵抗力的机理,机体免疫机制发生异常时引起的病理状态,免疫学研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BC1020病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为基础理论学科,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樑。本门课程主要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心血管、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发病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以及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BC1021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讲授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理,药物的体内过程中药效及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

BC1022西医诊断学 
西医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樑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心电图及影像诊断、病历和诊断方法。

BC2023西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学科,属临床专业课。本课程讲授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BC1027西医外科学总论 
本课程介绍西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法,外科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併发症、治疗、预防。

BC1028中医外科学 
本课程讲授中医外科的发展概况、辨証诊断和治法,疮疡、乳房、瘿、男科和外伤性疾病的特点、范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BC1029中医妇科学 
本课程介绍中医妇科的发展概况、范围、疾病命名。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妇科杂病的定义、特点、范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BC1030中医儿科学 
本课程介绍中医儿科学发展概况、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餵养保健、四诊概要、治疗概要以及小儿常见病証,时行疾病、杂病、新生儿疾病。

BC1031中医骨伤科学 
本课程讲授中医骨伤科学的概念,研究范围,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基本操作技术,四肢躯干骨折,关节脱位,急慢性伤筋等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BC1032中医耳鼻喉科学 
本课程介绍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概况,中耳炎、耳鸣耳聋、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咽炎、扁桃体炎、喉炎、骨鲠等病的病因病理、诊断、辨証施治。

BC1033中医眼科学 
本课程介绍中医眼科发展概况、范围、疾病命名、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睑病,两眦病、白睛病、黑睛病、眼外伤等病的特征、范围、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辨証施治,预防与护理。

BC3041第六学期进行的实习 
教学实习爲期10周,安排在第六学期,集中进行中医内科学和针灸科实习。

 

专业选修科目

BC1038急救医学 
本课程介绍常见危重症诊疗措施,以求挽救生命,改善病况。重点讲授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心肺复苏、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急性脑血管病、多脏器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临床特征、诊断和紧急处理。

BC1034中医各家学说 
各家学说是一门研究中医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古今着名医家独到的学术成就与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提高课程。本课程介绍各家学说的经验,并阐明后世对其发挥与研究,以及不同观点的争论等。

BC3012推拿学 
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讲授推拿的发展、作用原理、治疗基本原则、常用推拿手法的动作要领、操作方法及在内、妇、伤等科的临床应用。

BC2003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是研究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医学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医学发展。

BC2013中医养生康复学 
本课程介绍中医养生康复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原则、康复具体措施、康复评定法及辨証康复的方法、抗衰老的机制及抗衰延年的主要方法。

BC3047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介绍人体各个系统在X线、CT、MRI以及超声上的成象原理、表现和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过去属于诊断学的范畴,现在许多医学院校已从诊断学中独立出来。医学影像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总论,介绍正常组织器官在不同影像仪器上的表现,一部分是各论,介绍骨骼、呼吸、迴圈、消化、泌尿、中枢神经、头颈、乳腺等各个系统具体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由于现代医学的诊断越来越多地依赖影像,所以医学影像在诊断学中的地位正在逐步地提高。

BC2043细胞生物学 
本课程的目的是向未来的医生介绍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构造和新陈代谢,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此外,还要介绍细胞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阐明生物的生长、分化、运动、遗传变异、衰老、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为将来更好学习医学知识打下巩固基础。

BC2044中医营养食疗学 
中医营养食疗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主要介绍中医营养食疗的发展渊源、临床意义、食物(药物)性能,以及古今医家运用食物防治各系统疾病的经验。

中医学/生物医学专题专案 
本课程将采用授课、实践、讲座或导修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开设与中医学/生物医学专业相关之专题性专桉,以供学生探讨及研究,从而扩大学生对中医学/生物医学方面之知识面。

联系我们

学士学位课程:
电话:(+853) 8897-2203 
电邮:bcm-ad@must.edu.mo
传真:(+853) 2882-5123
地址:澳门氹仔伟龙马路
   澳门科技大学
   E座101室

研究生学位课程:
电话:(+853) 8897-2343 
电邮:fc_md@must.edu.mo
传真:(+853) 2882-5123
地址:澳门氹仔伟龙马路
   澳门科技大学
   E座1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