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再次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网站日前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名单,其中澳门科技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港澳地区该年度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高校,这也是澳科大继2014年后第二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此荣誉。

澳科大校长兼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讲座教授

澳科大此次获奖的项目为“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的新机制研究”,合作完成单位还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复旦大学。第一完成人为澳科大校长兼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讲座教授,其他完成人包括复旦大学药学院沈晓燕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刘中秋所长、澳科大中医药学院周华副院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梁丽娴助理主任、范星星助理教授、罗培副教授、李婷副教授、药学院谢莹副教授、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萧文鸾教授、姚小军教授、黄锦伟副教授、副校长兼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姜志宏讲座教授、药学院朱依谆院长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卢琳琳教授。此获奖项目主要围绕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这一类风湿关节炎和癌症临床常见难治疾病的共同病理环节,集成和应用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方法,结合中医药临床经验,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前排左起:梁丽娴助理主任、周华副院长、校长刘良讲座教授、萧文鸾教授、罗培副教授、李婷副教授;
后排左起:谢莹副教授、黄锦伟副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自创校以来致力发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注重科研与澳门特色结合,打造优势研究领域,先后成立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合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施政方针,为澳门培育爱国爱澳优秀创新人才,并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最近,澳科大获批开办内外全科医学学士学位课程,现正进行招生并将组建成立医学院,结合现有的中医药学院、药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及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发挥协同力量,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医学领域的科研,为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的新机制研究”取得了具突破性意义的研究成果,不单获国家颁发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更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此研究首次揭示了分选连接蛋白10(SNX10)基因和NF-κB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病理中的关键作用,为解决该类疾病患者骨破环的世界难题开辟了新途径。

澳科大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先进仪器及系统进行科研实验

此研究的另一项突破就是首次发现抗关节炎中药活性成份黄酮类化合物在肠道内存在着代谢调控新机制——“肠局部循环”,使药物在肠道内因局部循环而延长滞留时间,增强疗效,并据此首创了“肝肠第三循环”的药物代谢研究新模式,该模式弥补了原有肝肠循环和肠肠循环的不足。同时,亦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药物体内代谢“旋转门理论”,并以此阐释了抗关节炎中药活性成份在体内代谢调控新机制。该理论有助于解决中药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黄酮类药效成分难吸收的难题,获国际著名学者密歇根大学Stephenson教授等对该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研究项目还首次发现了中药血根碱通过作用于“氧化酶3-氧自由基-蛋氨酸还原酶A”轴而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降解或抑制细胞代谢而抗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的新机制,这为解决小细胞肺癌靶标药物治疗耐药性的世界难题开启了新方向。此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抗氧化研究期刊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以封面论文发表。该种药物作用新机制已被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多位著名学者所证实和认同。

教育部科技奖经教育部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和教育部批准,本年度共有318项/人获奖,分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及青年科学奖四个大类,是仅次于国家三大奖的教育部科技奖项。自然科学奖主要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港澳地区有五所高校的项目获奖,其中澳门科技大学的“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的新机制研究”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分别获得一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香港中文大学获得一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