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建筑能效,助力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于澳科大顺利举行

“提升建筑能效,助力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23年5月29日于澳门科技大学O座702室举行。大会聚焦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提高建筑的运行效能,从而降低建筑碳排放的问题,邀请到内地、日本与本澳的专家学者展开主题演讲,并与本澳业界代表及学生互动交流。

参会嘉宾与现场观众合影

研讨会由澳科大创新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澳门)协会主办。澳科大创新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澳门环境研究院院长马义兵在开场致辞中强调建筑行业实施碳减排的三个要点关键分别是:提升能效、零碳排放和负碳技术,为了实现绿色建筑以及完全意义上的碳中和,需要投入对建筑全生命碳周期的关注。同时也介绍澳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正不断努力,期望透过本次会议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学习,集思广益,助力低碳发展。

马义兵院长致辞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澳门)协会会长卓重贤致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表明了国家作为大国的担当与责任。澳门作为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能源消耗以电力消费为主,占全澳能源消耗的56%;而在电力消费结构中,商业电力消费占比71%,其中大部分被大型建筑物消耗。所以在此情况下,澳门建筑领域的降碳任务迫在眉睫。

在专题演讲环节,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高伟俊以“日本的城市更新与低碳建设”为题发表演讲。日本低碳城市规划指南中提到,目标在交通和城市构造、能源利用、城市绿化三大方面实现集约化、复合化、自然共生、节能化与环境共生、以及效率化,对本澳的低碳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主任,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有为作题为“双碳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主题演讲。中国目前的短板是能源,因此需要建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源体系,其中,电气化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另外,深化国际合作、优化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亦是双碳工作的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葛坚以“基于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建筑运行能效和健康性能提升研究”为题,介绍该研究项目的最新进展,对项目的十项关键研究成果及示范工程作简要汇报,进一步推动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念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振伟、澳科大环境与工程系副教授董雅红、澳门绿建会理事长李加行分别从数据支持的建筑设计、提高城市韧性、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因地制宜的减碳措施作主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