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著名物理學家王貽芳院士談“中微子與我國的粒子物理研究”

澳門科技大學將於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下午4:30在大學D座禮堂舉行本學期第七場科技大師講座,屆時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王貽芳院士作主講。

王貽芳院士, 198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1992年獲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博士學位。曾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任職。2000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實驗物理中心主任,研究員及博士生導師;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

王院士曾參加L3、AMS、Palo Verde和KamLand等實驗,在中微子物理、e+e- 對撞物理、宇宙線與天體物理、探測器設計與建造、資料分析方法等方面發表了二百餘篇文章。首次提出“Swap Method” 以解決時間不對稱信號中的時間對稱本底問題,對低本底中微子實驗具有重要意義;首次完整地計算出宇宙線引致的中子產額及能譜,掃除了國際上圍繞這一問題二十多年的混亂,對低本底中微子實驗、質子衰變、雙b衰變、暗物質尋找等均有重要意義。在國外領導完成了多項實驗工作,如負責Palo Verde 中微子實驗的電子學、觸發、數據獲取、離線軟體以及物理分析,AMS 與 KamLAND 實驗的蒙特卡羅模擬與設計等。曾先後擔任 L3 實驗的新粒子尋找組組長與多光子態物理分析組組長,在新粒子尋找、tau物理、QCD等方面以L3合作組名義發表多篇文章。

王院士主要從事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擔任BESIII國際合作組發言人及北京譜儀總體(BESIII)主任,成功領導了新北京譜儀的設計、建造;另一方面是中微子物理與探測器的研製,提出在大亞灣核電站用反應堆中微子測量中微子混合角sin22q13的完整實驗計畫,包括探測器的設計、本底的估計、誤差分析和解決辦法以及最佳實驗點的選取等。現任大亞灣實驗國際合作組發言人和工程經理,領導實驗的設計、建設和科學研究。

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聆聽大師講座,如需查詢及報名,可聯絡大學諮詢臺(電話:28882114,電子郵件:registry@must.edu.mo,傳真:2888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