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舉辦
“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學術座談會

學者嘉賓合照 (左起: 鍾春暉、戴龍基、郝雨凡、林廣志、張志慶、刑榮發、田衛平)

7月1日上午,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國家發改委及粵港澳四方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持下,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該協議載明,澳門在大灣區的定位之一為探索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這是澳門的文化秉賦被賦予國家層面的、具有規劃及建設意義的新定位。

7月26日下午,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舉辦“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學術座談會,會議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教授、澳門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郝雨凡主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圖書館館長戴龍基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教授,教育暨青年局督學郭曉明教授,澳門城市學會理事長邢榮發博士,《南國學術》田衛平總編輯,澳門培正中學語文教師锺春暉博士等學者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學者們圍繞澳門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表示,無論從物質層面,還是從非物質層面,澳門都擁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標識。在物質層面,“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層面,截至目前,澳門擁有1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澳門極具特色的海洋商業文化、傳統民俗文化、民間宗教信仰、西方宗教文化、華商與華人社會、社團及慈善文化等等,皆具有鮮明的標識度和鮮活的生命力,又帶有濃厚的國際化色彩。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這些文化元素將進一步發揮粘合劑作用,增強大灣區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在世界範圍的吸引力,促進大灣區的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

就澳門如何構建這個交流合作基地,如何在澳門弘揚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等議題,學者們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建議:

一是加強研究,充分挖掘澳門的文化內涵,以建設“交流合作基地”為基礎,帶動大灣區建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具體研究課題包括澳門參與“一帶一路”文化建設、“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文化內涵、“澳門學”與澳門本土知識體系構建、澳門與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等;

二是凸顯澳門的文化優勢和獨特的文化品質。從歷史角度梳理“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澳門精神之源流,深入挖掘澳門精神的深刻內涵。例如,自清代以來,珠三角華人不斷遷入澳門,澳門逐漸形成以華人為主體的社會形態,華人秉承中華傳統文化,自然形成了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城市文化形態,同時,對西方文化也形成了彼此尊重相融的文化習慣,其發展過程和軌跡,是世界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相處的典範;

三是進一步加強澳門文化交流基地機制的建設,樹立具有世界文化高度的文化地標。如設立領導機構(委員會),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及澳門“五年規劃”精神指導下,制訂“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任務、重要舉措等,按照規劃推進基地建設;

四是凸顯澳門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大灣區與內地及全世界的文化交流的地位和作用。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與樞紐,其文化內涵在人類文明史及中國對外開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同時,澳門具有獨特的政治地位和學術氛圍,有利於吸引兩岸四地及全世界的學者參與對中國傳統文化、人類文明進程的研究和討論。特區政府在謀劃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八項重點工作”中,就包括“推進人文交流,促進文化繁榮”。澳門可善用400多年的中西文化交匯之積澱,助力建設粵港澳“文化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發揮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