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敖敖校長——對澳門建設科技創新社會的幾點建議-發言稿

對澳門建設科技創新社會的幾點建議

——在中國科協高層代表團與澳門科技社團座談會上的發言

許敖敖

 

 

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先生上月在中國科協“八大”港澳特邀代表座談會上作了題為《攜手共建科技創新社會》的發言,我將就科技創新社會的內涵,針對澳門建設科技創新社會提幾點具體建議。

 

科技創新社會需要創新科技

澳門是個微型社會,30平方公里的土地,50多萬常駐人口,很小的經濟體量,有限的人力資源。這就決定了高等學校是澳門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澳門發展高科技的關鍵在於做強高等教育。澳門現代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僅有30年歷史,但回歸後發展迅速。澳門目前共有10所高校,全日制在校學生約有2.5萬人,約佔澳門人口的5%,大學生比例高於香港,遠超內地,澳門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階段,已經“做大”。

然而年青的澳門高等教育缺少學術和教學上的積澱,遠未“做強”。澳門高等教育的水平不但在亞洲大學前200強中無一席之地(英國QS高等教育調查公司歷年公佈的亞洲前200名大學中,澳門高校無一上榜),在兩岸四地也無優勢可言。今年上海交通大學發布兩岸四地百強大學有兩間澳門高校位列其中,但名次較後,分別為72名、82名。發展高科技是做強澳門高等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澳門創新科技的關鍵所在。

澳門高校必須在某些學科領域內,集中人力和資源,打造若干個科技創新的亮點,澳門高等教育方能崛起。近年來,在中藥質量研究、微電子研究、太空科學等研究領域,澳門高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藥質量研究、微電子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部大力支持,今年1月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工作邁入新階段。而太空科學則是與重大科技突破和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前沿交叉學科領域,澳門高校應搶占先機,佔領這個陣地,力爭澳門在國家高科技前沿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做強澳門高等教育也是打造澳門國際都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彩業發展對澳門經濟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提升澳門的科技水平、做強澳門高等教育將有利改善澳門國際都市形象,從一定程度上可抵消博彩的負面效應。

我們認為,中央的指導和支持是確保澳門高等教育做強、提升澳門科技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需要中國科協、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科學院等部門對澳門高等學校參與國家高科技項目給予更多的關愛。

 

科技創新社會需要普及科技

雖然回歸以來,澳門高等教育已從精英化邁向大眾化,但澳門勞動力人口的教育程度還主要集中在中學程度。可見擺在澳門面前除了巨大的發展契機,還有嚴峻挑戰。這就是面對經濟的進一步持續發展的需求,如何加速澳門居民質素的全面提升。普及科學知識和科技技能,是一條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的有效渠道之一。因此,普及科技知識是建設科技創新社會的重要基礎。

澳門回歸以來,在科技部和中國科協的指導和支持下,澳門率先與內地省市同步舉辦全國科技周;組織青少年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如機器人比賽;舉辦“科技活動周”展覽,邀請內地及本地的有關單位、社團,以不同主題宣傳科學知識及展示澳門的科普和科研成果;舉辦科普交流活動及科普夏令營活動,包括政府、大學和民間團體均有參與;澳門科學館的建成為科普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活動場所,成為學生和市民大衆的科普基地。整體而言,澳門科普教育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科普內涵有待進一步深化。

當前,澳門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進步及科技社團的逐漸成熟,已從資金和人力上為把澳門科普水平推上新台階創造了條件。青少年是澳門未來的希望,要把科普教育的重點放在他們身上。全社會應關注和推動澳門科普事業的發展,共同打造先進的科普教育平台。關鍵之一在於需盡快制訂新十年的澳門科普事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的目標、方向,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而整合和充分利用兩岸四地的科普資源,建立以澳門科學館為中心的科普基地是提高科普活動水平的另一關鍵舉措。

因此,希望中國科協一如既往,並加大力度關心和支持澳門科普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內地建立穩定的科普基地方面給予更多關注。

 

科技創新社會需要享受科技

澳門特區的人均GDP已經位居世界前列(約50,000美元),但居民的生活環境、醫療衛生條件等生活質量與一般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特區的財力(政府財政累積盈餘逾1,400億澳門元)完全可能在3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引進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諸如節能照明、電動車輛等綠色環保現代科技產品,把特區打造成世界上節能環保的先進模範城市,讓澳門居民充分享受綠色低碳生活,更加健康長壽。希望中國科協對澳門引進現代科技成果、建設低碳環保模範城市給予更多的指導。

總之,澳門完全有條件朝著建設科技創新社會的目標大步前進。創新科技、普及科技、享受科技,就是科技創新社會的全部內涵,一個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