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妮導演
中國當代電影的創作進化過程

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澳門電影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影視名家」講座於2017年10月12日上午在澳科大N101室圓滿舉行。本次講座邀請了著名導演、編劇陳蓓妮女士為大家帶來 “中國當代電影的創作進化過程”。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助理院長蔣瀟玲博士出席講座並向陳蓓妮女士致送紀念品。

講座中,陳蓓妮女士剖析了中國當代電影的創作過程,並結合自身豐富編導及影視經驗,分享了中國當代電影如何一步步進化及反覆運算的點滴。她指出,應該用包容的態度來對待電影,在電影的世界是沒有對錯的。她以電影《小時代》為例,從這一現象級的影片提出,電影裡「沒有緣由的衝突」變成了現在一些青春片編劇的慣用手法。繼而補充道,我們捍衛自己喜愛的電影其實是我們對於自己審美的捍衛,你喜歡即合理,再一次強調對待電影的包容態度。

在電影的創作進化過程中,陳蓓妮女士提出電影是人的學科,圍繞電影的創作核心是人,電影的核心消費是人的情緒。在現在的電影業我們過分依賴大數據,編劇們根據大數據建立模型來保障票房收益,但這是一種理性的手法來看待電影。電影其實是感性的,再次強調電影消費的是人的情緒。隨後她指出,電影行業的存在是多餘的,人不看電影也不會耽誤他的人生進程,並用1997年每年兩百多部的電影產量只有部分被普及為例,提出供大於求的現實。

在講座的尾聲,陳蓓妮女士為從事電影專業的學子們提出了她自己的觀點。通過對中國電影影評進化歷程的講述,她期望學子們能多讀多看,對電影有自己的觀點而非隨波逐流。

陳蓓妮(Sunny Chen, Beini),導演,編劇。從1997年進入中國傳媒大學就讀本科後就一直從事於影視行業。之後又在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研讀了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製作藝術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文學碩士。她是話劇《失戀三十三天》的執行導演,電影《不再相信愛情》的編劇,及數十部影視劇作的導演或編劇。由她導演的《我們遇見松花湖》榮獲了第24屆“金鶏百花電影節民族影展特別貢獻獎”,同時還作為該屆電影節的開幕電影。2010年,她編寫的劇情電影《雙城記》榮獲第五屆“鮮浪潮”國際影展“最佳電影”獎,國家廣電總局“金鵬獎”、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大賽“最佳攝影”獎,及多項提名。2006年,她執導的畢業短片《雪國》獲得第二屆菲律賓女性國際電影節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