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新任太空科學研究所所長、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宗秋剛講座教授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會士

澳科大新任太空科學研究所所長、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宗秋剛講座教授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會士

近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在官網上公佈了2023年度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 (AGU Fellow)評選結果(https://www.agu.org/honors/ announcement/union-fellows),全球共54人獲此殊榮。澳門科技大學新任太空科學研究所所長、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宗秋剛講座教授因在識別太空磁層粒子加速機制和發展新型探測載荷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而成功入選,是中國內地空間物理領域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成立於1919年,是全球規模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地球與空間科學家聯盟。早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對外單位,現在是獨立的非營利學術組織,現有註冊會員6萬餘人,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大氣和海洋科學、固體地球科學、水文學、空間科學、行星科學等諸多領域。自1962年起,AGU 每年從現有會員中選舉不超過註冊會員總數的0.1%為新會士,以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工作與傑出貢獻。

宗秋剛講座教授

宗秋剛講座教授畢業於四川大學,獲德國布倫瑞克技術大學博士學位,曾參加中國第6次南極科考,擔任過德國馬普太陽系研究所研究科學家、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教授、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科學家、美國麻州大學研究教授、北京大學教授。2023年9月起擔任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所長及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宗秋剛講座教授長期從事空間物理研究和空間探測載荷研發,發表SCI論文450餘篇(包括Nature子刊10篇),總引用超過12,000次;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擔任Cluster,BepiColombo水星探測計劃等6個大型國際空間計劃的合作科學家;擔任北京大學第一顆立方星「未名一號」首席科學家;曾擔任AOGS日地分會主席,現任國務院地球物理學科評議組成員、JGR- space physics期刊主編等;帶領團隊自主研製星載能量電子探測器,已搭載在2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4顆「北斗」導航衛星和2顆風雲氣象衛星上;自主研製新一代千線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無伸杆磁強計等空間探測載荷。榮獲國際日地物理委員會(SCOSTEP) 傑出科學家獎(首位華人獲獎者)、歐洲地球科學協會(EGU)阿爾文獎章(首位華人獲獎者)及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維克拉姆.薩拉巴依金質獎章等空間科學領域國際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