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學者再次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學術文章

news141229  2014年12月19日,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梁麗嫻助理教授、黃錦偉助理教授、姜志宏教授、李婷助理教授、劉良講座教授(責任作者)一道,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發表學術文章:“整合網絡醫學―中醫藥學在發展新一代醫學中的作用”(Integrated network-based medicine: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developing a new generation of medicine)。首次提出了“整合網絡醫學”(Integrated Network-based Medicine,INBM)這一新概念,並描述其基本框架,文章認為傳統中醫藥學將在新一代整合網絡醫學的發展中發揮基石般作用。

  文章指出: 中醫學的健康觀是指機體內在生理網絡和外部環境網絡在相互作用中達到和諧與平衡, 內外環境網絡相互作用的失衡可導致複雜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故對該類疾病必須採取基於網絡的整體性診療策略,藉以促進和恢復網絡的相對平衡與穩定。當今的醫學,仍然是以“解析主義”(Reductionist Approach)或“基於靶標生物醫學”(Target-based Biomedicine, TBBM)的研究方法為主導,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與外部環境的網絡聯繫及其相互作用產生了諸多認識誤區, 也導致了一系列的防治方法和用藥不當。中醫藥學基於網絡調節的整體醫學理論和診療方法,有助於克服“解析主義”和“基於靶標生物醫學”方法的局限與不足,故能為發展新一代基於網絡的整合醫學體系作借鑒。基於網絡調節的整合醫學體系,將以個體化醫學、數字化醫學、中醫藥學所蘊含的科學內涵為基本內核,以此建立基於網絡調節的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新模式。這種新模式將是現行基於靶標生物醫學的重大變革和發展,對於提高慢性和複雜性疾病的防治效果尤為適當。採用轉化研究、系統生物學、電子計算機三大領域的創新研究方法和前沿技術, 能夠獲得個體化醫學、數字化醫學、傳統中醫藥學的海量科學數據並建立網絡關聯,進而構建新一代整合網絡醫學的新理論及其診療模式。

  作者以本課題組採用多種前沿技術研究中醫辨證論治理論和中藥“三多”特征為例,指出中藥及其複方化學成分的多樣性,由此產生藥理活性多樣性和作用機制多樣性,特別適合於矯正複雜性疾病患者在不同個體的多靶標、多組織、多器官的網絡失衡狀態,從而產生網絡整合調節的整體治療效果。應用系統生物學和電子計算機等多學科結合的前沿技術,研究中藥“三多”的干預特征及其分子網絡調控機制,能夠構建中醫藥網絡調節的治療新模式並使之達到最優化。作者進一步列舉本課題組的人參皂苷、柴胡皂苷、土荊皮酸B、紫草素等抗癌和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機理研究、中藥活性成分與西藥類固醇地塞米松合用時發揮抗炎的協同作用並克服地塞米松所致大鼠胸腺萎縮等研究事例,說明中藥多種活性化學成分可作用於多靶點和多環節的分子網絡而產生整合網絡調節效應,故能採用中藥復合成分的聯合干預方式建立網絡整合調節治療的新策略。作者亦指出:基於靶標的生物醫學朝著基於網絡的整合醫學轉變,將面臨諸多障礙和困難。例如:如何闡明機體成千上萬生物分子的功能及其交互作用?如何理解中藥及其複方的網絡整合調節效應與分子機理?凡此種種,均需積累大量的科學數據並使之數字化。但無論如何,匯聚著前人巨大智慧的傳統中醫藥學,一定能夠為發展人類更為完美的新一代醫學構建新藍圖。

  該研究團隊以“源於傳統,優於傳統;基於臨床,回歸臨床”為研究策略, 深入研究傳統中醫藥學的特點和優勢,弘揚中醫藥學術,同時從中西醫學的差異中研究中醫藥學對現代醫學發展的潛在作用與貢獻,其研究成果先後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發表。2011年12月,該團隊在《自然》(Nature)發表了“臨床試驗的障礙”一文, 提出了個體化隨機對照臨床試驗(PRCT)新模式, 已被國際醫藥學界所採用。

資料來源:Science magazine: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6/6216/1569.4.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