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葉德全教授學術講座

2023年12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葉德全教授應邀來我校分別為醫學院_藥學院的研究生及本科生舉辦了題目為《Membrane Protein Receptors and G Protein Signaling》的精彩學術講座。

葉德全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校長講座教授(全職),醫學院副院長(科研與創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G蛋白偶聯受體的信號轉導及在固有免疫細胞中的作用,炎症機制和病理模型及相關藥物靶標的發現,其科研專案獲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連續資助25年。作為第一發明人獲批美國專利2項、中國專利1項,共同發明人專利2項。發表SCI學術論文220篇,被引1萬多次。學術兼職包括FASEB Journal副主編,Pharmacological Reviews 副主編,Physiological Reviews副主編, Molecular Pharmacology及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編委。

在研究生的講座中,葉教授向研究生們講解受體了的特徵,不同類型的細胞膜受體,由細胞表面受體誘導的信號通路包括細胞內信號分子和第二信使,以及信號通路受信號終止負反饋等機制的調節等,並介紹其團隊研究課題包括趨化因數G蛋白偶聯受體的功能,經G蛋白偶聯受體啟動的轉錄因數四種經典的信號通路以及不同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NADPH氧化酶NOX2的抑制機制。葉教授基於自身科研經歷,向本科生們介紹了G蛋白偶聯受體在炎症細胞活化中的作用。G蛋白偶聯受體(GPCRs)最多的細胞表面受體,也是人類最大的膜蛋白受體家族,普遍分佈於哺乳動物細胞中。炎症是機體對感染源或對體內某些代謝物產生的一種免疫反應,也是許多疾病的病理學基礎。炎症反應的調控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動脈粥樣硬化、艾滋海默症等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既往抗炎藥物如環氧化酶抑制劑多注重抑制炎症因數的產生,但近年來的研究認為炎症消散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過往研究中發現部分趨化因數受體通過識別體內生成的具有抗炎作用,但機理尚不明晰。葉教授的研究則是通過建立GPCR構象變化檢測手段,基於偏向性別構調節學說,觀察皮摩爾濃度下配體影響受體構象的現象。葉教授的研究為研發更為有效的抗炎藥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1葉德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