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效載荷探測技術和數據處理”
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議圓滿結束

為了促進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推進科學家與工程設計人員面對面深入交流,為火星任務科學研究做好先期準備,按照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安排,2018年6月16日至17日,在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召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效載荷探測技術和數據處理”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議。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澳門科技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承辦,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協辦。

研討會圍繞首次火星探測工程有效載荷的科學目標、探測技術、數據處理、在軌工作模式以及科學研究爲主題開展研討。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體、探測器系統、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科研單位有關領導和設計師,國內外相關科研領域科學家逾170人參加此次會議。嫦娥工程一期首席科學家和二期高級顧問歐陽自遠院士、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研究員、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姜志宏講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副系主任容啓亮教授等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配置的13台有效載荷研製單位,介紹有效載荷初樣研製、定標和地面驗證試驗情况;邀請地面應用系統介紹有效載荷在軌工作模式和數據處理等內容;邀請衆多知名科學家,包括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實驗室兩位成員,圍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科學目標,緊扣有效載荷技術指標進行科學研究設想的探討和有關科學探測數據的需求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