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師系列講座XII》第六講—孫院士講《中國食品添加劑與食品安全》

孫寶國院士

  澳門科技大學2011/2012學年《科技大師系列講座XII》第六講,於2012年3月14日舉行,主講嘉賓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學專家孫寶國。
  孫院士的講座妙趣橫生,現場笑聲不斷。他以翔實的案例、圖片,結合生活中常見的食品,為大家講解食品添加劑,分析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中國熱點新聞。
  孫院士首先解釋了什麼是食品添加劑,他指出,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必須確有必要、安全可靠,而且還須經過政府許可。
  孫院士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品,比如豆腐、醬油醋裏都有食品添加劑,但他強調,添加劑不等於食品添加劑,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而人類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歷史,和人類的文明史一樣長。他指出,當今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妖魔化食品添加劑,結果讓食品添加劑成了中國食品安全事件的替罪羊。
  隨後,孫院士以2007年“紙餡包子”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蒙牛OMP牛奶事件、2010年“一滴香”事件、2011年牛肉膏事件、2011年上海染色饅頭事件、可燃麵條事件、多起“瘦肉精”事件等波及中國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案例,分析了這些事件的不同性質。
  對於中國食品安全最大的問題,孫院士認為,必須要搞清楚“食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感”這兩個概念,目前這兩者間存在巨大的反差。2011年,中國沒有出現造成重大死亡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性上是好的,但民眾的安全感是差的。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了公眾嚴重的心理恐慌和思想混亂、對食品安全狀況的強烈不滿,而且食品安全還影響了國家經濟發展、影響了社會穩定。
  最後,孫院士強調,必須依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監管,完善食品行業自律。在回答現場同學提問時,孫院士還指出,在微博流行的形勢下,更應明辨是非,分清“添加劑”“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等概念之間的不同,科學理性地理解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