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舉辦線上活動
灣區財經論壇第4講: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經濟蕭條可能的探討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於2020年3月28日上午透過ZOOM「雲會議」平台舉行「灣區財經論壇」第4講: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經濟蕭條可能的探討。本場活動由澳門基金會贊助,知名財經人士、新任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的付鵬先生擔任論壇報告人。是次論壇由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沈濤博士主持,研究所所長長劉成昆教授、商學院馬如飛副教授、林永佳副教授、姜淩副教授、鄒文篪副教授等及近兩百名學子和其他社會人士參加。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先生在線演講

付鵬於今年2月出任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他曾先後任職於雷曼兄弟、所羅門國際投資集團。在對沖基金領域,付鵬擁有十餘年工作經驗,對全球資本市場大類資產之間的輪動及全球宏觀經濟的把握有著深刻的理解,曾對2008年金融危機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且於2019年兼任澳科大商學院的客座教授。

付鵬首先從美聯儲和美國的貨幣傳導體系講起,介紹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特點,並與本次金融市場的動蕩進行了對比,其認為2008年危機主要是金融機構出現了問題,而本次則主要是企業部門的問題,因而事實上是有所區別的。他用精簡的兩句話概況了過去挽救金融危機的所帶來的經驗:首先,拯救流動性看央行;第二,拯救衰退看財政部。因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他又指出了第三點,即拯救疫情看政府。他在演講中指出,從經濟的角度,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是有利於長期穩定發展的,即一次性犧牲經濟利益,阻斷疫情,從而為未來經濟蕭條騰出空間。通過貨幣政策穩住流動性,利用財政政策解決企業經營的後顧之憂,以及全球範圍內的疫情得到控制這三方面均得到妥善處理後,經濟有望走出至暗時刻。而在排除金融體系與實體部門風險之後,雖然總體將有所恢復,但全球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即全球經濟的基礎問題仍然存在。

付鵬認為,全球存在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的情況,而傳統貨幣和財政理論存在現實缺陷,分配機制的失衡,導致產業空心化,美國基礎產業的遷移開啟了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2008年之後的極端貨幣和財政政策的使用進一步拉大了貧富差異和矛盾,到2019年,經濟其實已經出現問題,疫情只是對問題的放大。之後,付鵬又分析了工業革命時代以及資訊技術革命時代美國證券市場對應的產業生命週期,並以中國的資訊技術行業發展路徑為例,認為其與美國有眾多相似之處。他認為,全球化分工帶來債券利率不斷下行,一旦財政出現大規模赤字,其信用所對標的黃金將成為最終受益資產,2018年以來黃金大幅上漲所反映的其實就是信用的損傷。

整場論壇反響熱烈,前來聆聽的學生提出多個有關金融市場分析和投資機會的問題,付鵬逐一做出了詳細解答並鼓勵與會學生要有紮實理論功底,鍛煉邏輯性思維,將課上所學知識與實際金融市場所發生的事件相串聯,從而將不同學科知識形成結構性體系。

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舉辦的系列 「灣區財經論壇」旨在將學術領域的專家與財經領域的實踐者聯合起來,匯聚精英智慧,分享財經思想,探討區域經濟增長、區域金融發展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的核心、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