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熱愛,專注向前——澳科大馬泰華校友的故事

馬泰華

澳門科技大學 資訊科技學院 2006理學學士

澳門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創辦人兼執行董事

馬泰華於2006年在澳門科技大學資訊科技學院取得理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創科工作。2015年,馬泰華與團隊組建澳門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人工智能、多因數身份識別技術的機械人產品研發。同年6月,公司獲得天使輪融資。馬泰華與他的團隊亦不負眾望,他們研發的機械人「天機一號」兩次獲得亞太通訊科技大獎(APICTA)優異獎及澳門特區政府科技發明獎。

受過程 不問結果

馬泰華從小就對電腦科學充滿興趣,坦言當初選擇大學時沒有太大考慮,歸結下來主要有兩點:其一,澳科大是澳門第一間以「科技」行頭的大學;再者,澳科大擁有強大的師資團隊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生有很多機會到校外進行交流和比賽。馬泰華笑言當初參加學校活動時,並沒有出於很強的目的性,也未料想會獲得什麼結果,只是有活動有比賽就積極參與,不遺餘力地完成,並樂在其中,享受當中專注思索的過程。後來才發覺,當初勇敢嘗試的點滴,都會一一串聯起來,成為他自身的特色。在學校裡,老師與同學一同接觸時下最新的技術,老師也是學生中的一員,老師只是給予學生方向而不是教科書上的答案,給予學生基礎知識和思考問題的頭腦而不是固定僵化的範本;並且鼓勵和啟發學生一同思考,一起進步,這讓他感受到了掌握權在自己手中的充實感。不知不覺中,馬泰華漸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並一直努力向前。

牢記過往 專注當前

回憶在澳科大學習的歲月,一些往事仍印象深刻。馬泰華笑言慶倖自己沒有浪費那段美好的大學時光,並將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很充實。除了學業,他還是兩屆學生會成員,因活動關係需要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慢慢的由當初的「害羞IT男」蛻變成心口掛著「勇」字的學生會副理事長:「還記得有一次學生會參加園遊會擺攤,為了使攤位更吸引,我們硬著頭皮邀請一家車行作贊助商,還親自拜訪車行老闆,最終車行贊助了一台全新的電單車作為抽獎禮品,我們把整台電單車放在攤位當眼處吸引遊人,使得現場氣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當時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創舉﹗」這件事不但為馬泰華的大學生活添上熱血的色彩,更重要的是這一經歷使馬泰華明白:成功不會自己來敲門,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去把握去爭取,不要隨便局限或否定自己和未來的發展空間。

馬泰華與學生會成員在園遊會攤位前拍照留念

逆流而上 傳遞真情

馬泰華與研發團隊於2015年建立澳門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在產業較單一的澳門,大部份人都選擇順應潮流,去從事博彩、酒店等大眾行業,而馬泰華卻逆流而上,毅然闖進創科行業。作為安信通的創辦人兼執行董事的馬泰華有這樣的理解:「澳門市場相對較小,產品發佈後未必有很大迴響,所以當初開展事業時,我不在乎得到多少回報;相反,我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上,專注做好眼前的任務,只要相標清晰、信心堅定,我相信始終會有人看見我們的努力。」自安信通成立至今,馬泰華與團隊一直專注於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的研發,針對不同領域、不同用戶的需求,「天機一號」和「小馬哥一號」機械人相繼面世。「天機一號」專注支援展覽行業,而「小馬哥一號」則是根據現今社會趨勢而研發的居家型機械人,它們都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簡單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讓親情在電子元件之間傳遞著,溫暖人心。

馬泰華與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小型機械人「小馬哥一號」於2018年正式面世

百折不撓 堅守熱愛

在創業和創科的道路上,馬泰華始終堅信一點:不要懷疑自己的付出。「沒有人能一步到位,一次成功。我也曾在創業和研發上遇到各種難題,但每次失敗都是成長的過程。只要通過不斷的累積,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後,自然而然就能看到機遇。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清晰的目標、堅定的信心,這樣才能守住自己所熱愛的。」,

「小馬哥一號」在展覽會上執勤,吸引在場人士駐足圍觀

直面挑戰 向前展望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嗎?馬泰華並不否認其中一部分將被其代替的命運,他說:「就如當初工業革命以各種機器代替人力。科技發展永不止步,我們不可能制止發展,相反,我們應專注當中的好處,人工智能擁有人類獨有的技能,如學習、溝通等,從而發展出來的人臉識別技術、動態捕捉技術,並將其能力和特性發揮至極致。人工智能在執行能力上固之然比人類優秀,但如何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取決權始終在我們心上。我們若不希望未來被淘汰,更應學會如何駕馭它,由我們決定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馬泰華鼓勵同學在大學期間多作嘗試,不要給自己受限

2020年是澳科大建校二十周年,馬泰華感慨日月如梭,在學校獲得的知識財富受用一生:「今年是澳科大創校20周年,我祝福母校校務蒸蒸日上,越辦越好。校友不會辜負母校當年的栽培,將我們的能力貢獻社會,為母校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