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濱誼教授談「人居環境個體美感與美麗中國建設」

       由澳門科技大學文體發展辦公室主辦的「藝術大講堂」系列講座之「人居環境個體美感與美麗中國建設」於2024年3月19日下午在澳門科技大學D座大禮堂成功舉辦。本場講座邀請到中國首位風景園林學博士,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委員會主任,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博導劉濱誼主講。

       講座伊始,劉濱誼教授介紹了人居環境美感的來源,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畫作以及遊歷山水的經歷,讓同學們體會到環境美感的力量,美感的三大特點——生活性、自主性、積澱性。劉教授還通過圖像介紹了人感知美感的通道——感、知、應。他指出在風景園林美感中,景既是載體、也是過程、更是結果。通過劉濱誼教授對景的理論以及對歷史的生動介紹,同學們認識到了人-境生存的三元活動。甲骨文的「風」與「景」,更讓同學們知曉了中國風景的起源。看到中國各地的美景圖,劉濱誼教授感慨道生物美感的漫長歷程為風景園林的生命設計美感提供了無盡的啟發。他通過展示中國風景園林歷史發展階段的時間軸,向大家介紹了景觀美感的五個維度與五個元素。

       個體美感不是一句空話,劉教授通過介紹自己所研究的項目向大家普及了人居環境學課程的重要性。他以喀什母親河等例子,體現了人居環境設計理論與實際的友好結合,美感引領文化的賡續和科學的發展,是所有發明創造的原動力。沒有美感就沒有文明的進步,人類美感決定著世界走向、文明興衰。

       美感引領,文化為基,科學實現,最後劉濱誼教授一一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並呼籲同學們要「關注美感,一起建設美麗中國」。

a24031901 01

a240319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