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澳門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研討會於澳科大舉辦 冀為澳門發展低空經濟賦新內涵

在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工商聯會、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香港)、深圳市中安無人系統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首届澳門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研討會」於2024年5月10日在澳科大O702室隆重舉行。現場吸引了低空經濟產業鏈相關企業、投融資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商協會等共200多人參加。研討會設置了主旨報告、行業專家主題分享、業內人士高端對話等多個環節,旨在為參會各方提供展示低空經濟科研成果、技術轉化、產業發展、應用場景、未來構思等交流機會,繼而為推動澳門未來發展低空經濟產業賦予新的內涵。

澳門立法會議員羅彩燕致辭

今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要積極打造低空經濟這一新增長引擎,低空經濟的變革正在悄然興起,目前也正是我國産業發展的新藍海。澳門立法會議員羅彩燕在致辭中表示,低空經濟牽動著的萬億市場以及廣闊前景近在眼前,澳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在低空經濟領域也擁有著不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和優勢,羅議員進一步表示,澳門若要參與其中,必先從法律法規著手,突破現有框架。

廣州市政協常委、澳門工商聯會理事長歐家威致辭

廣州市政協常委、澳門工商聯會理事長歐家威表示,機遇亦是挑戰,澳門發展低空經濟極需解决空域管理、飛行安全、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問題,更需與現有交通、旅遊等相關産業協調與整合,確保其健康發展。

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渡院長致辭

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渡院長認為,低空經濟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具備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等特點,學校高度重視工程學科建設和優勢學科發展的同時,也將打造基礎研究和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為低空經濟的長足發展持續賦能。他還建議應以區域合作形式與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係,推動低空經濟的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深圳市中安無人系統研究院榮譽院長楊金才致辭

歐洲科學院院士、世界無人機聯合會主席、深圳市中安無人系統研究院榮譽院長楊金才認為,低空經濟實質上是由85%的無人機與15%的通航在真高1,000米以下,特殊情况可以延伸到3,000米空域中産生的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綜合經濟形態,這一過程中,其廣泛的應用領域和作業場景,如載人運貨、農林植保、安防監控、地理測繪、管線巡檢、應急消防能够源源不斷地爲其創造經濟效益,正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新引擎。

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工程科學系王飛躍教授在演講

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工程科學系王飛躍教授以《邁向智業社會的新引擎:低空經濟與智能科技》為題,並認爲低空經濟是該新引擎的啓動器。重點描述了以無人船、無人機、無人機為主的海陸空結合將影響人們的出行方式,同時指出,低空經濟將助力澳門旅遊業發展,繼而催生平行旅遊新業態。王教授認爲,實現低空經濟騰飛需要以智能無人機系統的硬科技和以區塊鏈聯邦智能的軟科技的加持,王教授還進一步闡述了未來低空經濟發展中呈現出的六大特點,即安全、可靠、可持續、感知、服務、智慧。

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香港城市空中出行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靖在演講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作爲新物種進入大衆視野,將為人們未來的空中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香港城市空中出行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靖表示,城市空中交通是低空經濟最具市場價值的應用場景,如何提高低空空域利用率和釋放空中資源,同時也是一種挑戰。肖靖研究員提出,澳門應聯合多部門研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空中交通數字孿生和定制開發低空航線網絡等,才能有效協同解决跨城和跨境等低空飛行問題。

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高級經理周海峰在演講

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高級經理周海峰介紹,自2021年在深圳成功送出第一筆真實的用戶訂單後,截至目前,已經在深圳、上海11個商圈完成超過25萬單的用戶訂單。周海峰表示,除在商圈配送之外,美團無人機還積極開拓景區、公園、醫療等業務場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降本增效的問題和釋放了城市末端配送的壓力。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董事辦主任楊鎮宇在演講

無人機編隊表演作爲一種融合科技與藝術的表演形式日漸融入進低空經濟、夜間經濟、眼球經濟的範疇裏,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董事辦主任楊鎮宇表示,大漠大擁有安全化、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無人機編隊表演經驗,以星空為布,全力打造的夜空數字廣告新模式爲城市點亮了文旅新名片。

嘉賓與現場師生交流

伴隨著低空經濟在全國遍地開花,澳門邁向發展低空經濟的步伐也將更加快速。會上,多位與會嘉賓以「低空暢想,智匯灣區」為主題,圍繞技術進展、空中交通出行、新基建發展、市場開拓等話題,發表了各自的思考與見解。低空經濟的技術底層邏輯是人工智能,澳科大創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李大剛助理教授介紹,澳科大自建校以來率先培養人工智能專業方向的高精尖人才,招生範圍覆蓋本科、碩士和博士生;相關教師研究領域多以自動化爲主的無人機和智能汽車駕駛,可以不斷爲學生輸送更具價值的觀點和指導。

會上亦討論了幾大問題,包括澳門應如何迎接低空經濟新時代及澳門未來在低空經濟建設中的機會和挑戰在哪裡?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胡高宏理事長認為,澳門應加深對低空經濟的觀念認識和理解,思維理念、場景應用、風險評估、法律法規、資本進駐、運營管理和業務培訓這幾大方向環環相扣,需大家作出共同努力才能打通這一體系。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研究院肖靖研究員表示,以載人飛行為例,澳門是多元化的世界中心,可以優先導入國際標準進行相關論證和驗證,從而進入認證環節保證產品優先飛起來;在文旅方面,需要打破傳統的旅遊思維和協調信息共享問題,不斷借助新業態豐富各類新體驗。

針對澳門如何在可行可試的情况下發展低空經濟的問題,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丘建棟院長結合深圳市低空經濟發展的先進案例,分享了深圳市在政策法規、規劃促進、基礎制度建設、管理平台搭建、法律服務等的經驗總結。

低空經濟是一片新藍海,不少企業躍躍欲試。站在金融行業投資者的角度,國金亞洲顧問有限公司總裁周健能認爲,創新產業或傳統產業如何進入新的市場,公司的戰略計劃需要和當地市場發展需求相匹配,其次是否有準確和到位的管理架構與市場策略直接影響項目落地與最終的收益回報。會議一致認為,澳門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低空經濟產業中擁有著豐富的場景需求,在爭取政策支持和項目落地的前提下,如何挖掘場景並從中產生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最為關鍵。

嘉賓與現埸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