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舉辦「香山文化論壇2024」,致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近代以來,以容閎、唐廷樞、徐潤、鄭觀應、孫中山等為代表的香山精英為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作出了傑出貢獻,研究他們艱難探索的先驅之路和歷史貢獻,對當前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啟示意義。2024年5月20日,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澳門科技大學唐廷樞研究中心、鄭觀應研究中心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辦「香山文化論壇2024——『近代香山人物與中國式現代化』學術年會」。

「香山文化論壇2024」主禮嘉賓合影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強(線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長、《(新編)中國通史•港澳台史》主編張海鵬,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鍾怡,澳門科技大學副校監、校長李行偉,中央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高校處副處長徐之平,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廳廳長陳旭偉,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余衛平,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張雨良,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二級巡視員何方俊,招商局集團原副總裁、招商局史研究會原副會長胡政,中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梁錦勝,香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珠海市台港澳事務局局長黃萃,澳門科技大學校董會秘書長陳季敏,副校長唐嘉樂,校董蘇香玫,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廣志,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波,澳門科技大學唐廷樞研究中心主任戴龍基,圖書館館長趙洗塵,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國際學院院長張洪明,以及來自政府、高校、企業、社團等人員逾200人出席。

李國強副院長致辭指出,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奮鬥的目標,無數仁人志士為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不屈不撓、前仆後繼。深入探討近代香山人物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作用和歷史貢獻,對拓展中國現代化理論研究空間,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內涵,對於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獨特意義和價值。中國歷史研究院與澳門學術界展開廣泛交流和深度合作,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共建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與澳門中聯辦、外交公署、澳門基金會、澳科大聯合主辦「中國-葡語國家文明互鑒論壇」等,取得豐富成果。中國歷史研究院將持續加強與澳科大及澳門各界的學術互動和文化交流,展開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學術合作,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和澳門歷史研究走深、走實,為「一國兩制」新實踐和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貢獻更多的史學智慧和力量。

李國強副院長線上致辭

鍾怡副主席致辭指出,由澳門基金會支持的香山文化論壇連續成功舉辦兩屆,已成為澳門歷史文化界的一項品牌活動。通過香山文化論壇,從澳門了解世界,由世界匯聚澳門,利用政策優勢和歷史文化底蘊,致力打造文化「新名片」。香山地區誕生了多位偉大人物,對近代中國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積極影響。澳門是四百年來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是祖國對外改革開放的重要紐帶,也是新時期推進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台。為配合特區政府施政,促進澳門社會、學術和專業發展,澳門基金會自2022年開始推出學術項目資助計劃,支持開展學術研究,構建傳播平台,匯聚社會智慧,支持研究、出版、研討會等學術活動,持續推動澳門學術研究和學科發展。香山文化論壇就是澳基會支持的較有成效的活動之一。

鍾怡副主席致辭

李行偉校長致辭指出,中國早期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要持續發掘和研究。近代以來,香山精英群體積極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為中國工商事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次論壇以「近代香山人物與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探討香山精英群體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事跡和貢獻,挖掘香山人物愛國奉獻、拼搏奮鬥的精神,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歷史經驗和歷史知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澳科大成立二十多年來,在教學質量、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及科技創新等方面發展迅速,已成為澳門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大學。澳科大發揮跨學科優勢,促進文理工協同發展。近幾年來,科大歷史學科持續發力,成為科大人文社科領域新的學術亮點。澳科大願與社會各界開展廣泛合作,共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文明世界傳播貢獻力量。

李行偉校長致辭

林廣志所長作題為《澳門科技大學香山文化研究的進展與趨勢(2023-2025)》的主題報告,從學術研究、教學管理、社會服務等方面回顧過去一年香山歷史文化研究的進展。一是收集、整理澳門學、唐廷樞、鄭觀應相關史料,持續編撰《(新編)中國通史•港澳台史•澳門史》《唐廷樞年譜長編》;二是編輯出版《澳門學》《唐廷樞研究》《鄭觀應研究》學術刊物;三是舉辦中國-葡語國家文明互鑒論壇2023、香山文化論壇2023、澳門學論壇2023學術會議和香山文化系列講座、澳門學系列講座、中國學系列講座;四是推進歷史學博士學位課程持續發展,努力培養香山文化研究領域博士研究生;五是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澳門基金會等多個研究項目,積極開展學術研究,致力社會服務。此次論壇的召開,將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識,深化香山人物、商業文明研究,推動香山歷史文化研究往縱深發展。

林廣志所長作主題報告

開幕式上,中國歷史研究院向澳門科技大學贈送《中國近代通史》(修訂版)。該套著作由我國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長、《(新編)中國通史•港澳台史》主編張海鵬先生主編,共10卷,555萬餘字,總結了70多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的成果,首次完成了以1840—1949年為時間範圍的大型中國近代通史,搭建了全新的中國近代史框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近代史奠定了學術基礎。

張海鵬先生(左) 及李行偉校長捐贈儀式中合影

林廣志所長主持主旨演講,招商局集團原副總裁、招商局史研究會原副會長胡政主講《肇始與博興:近代輪船招商局國際化之路》,分享近代時期招商局的國際化之路;開灤集團黨委副書記、開灤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張雨良主講《從開平礦務局到開灤集團:中國煤炭工業的現代化進程》,通過開灤集團的發展變遷分析中國煤炭工業的現代化進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余衛平主講《從胥各莊修車廠到中車集團:中國軌道交通與中國現代化》,從中車集團視角探討中國軌道交通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貢獻;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朱英主講《鄭觀應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探析鄭觀應的經濟、政治現代化思想;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副所長張金超主講《孫中山〈建國方略〉與中國現代化》,深入分析孫中山所著唯一一部哲學著作《孫文學說》。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廣州、杭州、深圳、石家莊、成都、唐山、中山、澳門等地共55位學者提交了53篇專題論文,圍繞唐廷樞、鄭觀應、容閎、唐國安等香山精英與中國現代化,鄭觀應人際交往、政商實踐及其思想觀念,鄭觀應編著的《盛世危言》以及晚清洋務運動等展開深入研討。

各主講嘉賓在現埸演講

「香山文化論壇2024」現場

「香山文化論壇2024」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