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科學論壇在澳科大舉辦2024論壇宣講活動 共商灣區科技創新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4年5月20日下午,「大灣區科學論壇走進澳門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暨2024年度論壇宣講活動」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辦,活動由大灣區科學論壇秘書處與澳門科技大學聯合主辦,邀請了澳門及內地政界、學界、產業界代表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國際科學論壇助力澳門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年大灣區科學論壇澳門分論壇設計」等議題進行研討,推動大灣區科學論壇深耕澳門,聯動灣區,面向世界。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大灣區科學論壇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梁振英通過視頻於活動致辭,他表示,「一國兩制」是港澳經濟繁榮穩定的基石,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實踐。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具有「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廣東九個廣東城市與港澳兩個特區之間的互補性很強。只要我們能夠打通三地之間的堵點,促進創新要素的順暢流動,巨大的協同發展潛力將得以充分釋放,大灣區必將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引擎。

大灣區科學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25周年,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五周年的重要時刻,大灣區科學論壇願與港澳的科技力量緊密合作,共同助力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的實施,加速大灣區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為我國科技創新驅動下的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首先歡迎各嘉賓來到澳科大參與此次活動。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表明了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源源不斷的基礎科學突破和技術創新。澳門是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合作者、創新者和應用者,澳門高校是促進兩地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鎮,澳科大作為澳門地區最大規模的綜合性大學,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將大有可為。作為會議的主辦之一,他認為此次「大灣區科學論壇走進澳門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暨2024年度論壇宣講活動」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通過大灣區科學論壇聯動粵港澳,在更廣闊的國際化平台上,展示大灣區的創新科技成就,推動創新科技融入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促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廣州南沙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也是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地址所在地。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在致辭中表示,南沙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大灣區科學論壇,未來將以實施《南沙方案》為總牽引,以南沙科學城為主陣地,加強與澳門聯動,促進科技設施聯通、科技要素暢通、創新鏈條融通,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貢獻「南沙力量」。

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謝永強主席在致辭中指出,2023年澳門的科研產出維持高水準增長,成果總量保持位居粵港澳大灣區第四,以研發品質為指標的引用影響力指數在灣區排名第二。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為配合澳門特區政府「1+4」產業發展政策,一方面將繼續支持以高校為主體的科研資助體系,深入開展原創性科學研究,另一方面將大力推動高校與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發展。

澳門大學副校長葛偉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他表示,作為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包容的特別行政區,澳門在國家科技事業發展中扮演著獨特而重要的角色,具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一直以來是我國對外開放的「視窗」,為內地科技「走出去」和「引進來」發揮了獨特的橋樑作用。澳門大學將始終面向國家和澳門所需,透過培養頂尖人才和實踐成果轉化,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充分發揮澳大所長。

1991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澳門科技大學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主任Erwin Neher教授透過視頻致辭時稱,作為在澳門的一名國際科學家,他深刻感受了澳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活力和創新精神。他也曾受邀參加了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討科學問題、分享科研經驗。他又相信通過大灣區科學論壇這樣的高端國際科學交流平台,各方能夠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和發展。

會上,大灣區科學論壇執行秘書長助理張卓穎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大灣區科學論壇的成立背景、歷屆情況、舉辦目標並簡要概述了2024年論壇的最新設計方案。她又鼓勵各參會嘉賓積極建言,為大灣區科學論壇今年在澳門舉辦分論壇,更好融入澳門科技創新發展目標,提出切實的建議和方向。

基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國際科學論壇,助力澳門新質生產力發展」和「2024年大灣區科學論壇澳門分論壇設計」這兩個主要議題,來自粵澳科學研究、國際智庫、產業投資各界的與會嘉賓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對於大灣區科學論壇如何在澳門回歸25周年之際舉辦澳門分論壇,助力澳門新質生產力發展,各個領域院士專家推薦了中醫藥、航空航太與太空行星科學、幹細胞、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新材料與轉化醫學等學科方向;對於如何突出澳門科學發展的特色,發揮澳門的國際化優勢,辦出大灣區科學論壇的國際化水準;把科學研究與科普、科創投資、科技成果產業化等聯繫起來,與會嘉賓都踴躍發言,積極建議。

本次活動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廣東省智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研究組組長張旭院士,澳科大材料科學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遲力峰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樊春海院士,廣東水科院院長黃本勝書記,澳科大副校長譚廣亨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電腦工程系俞捷教授等線上參會並發言。

第十三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澳科大校董、崔世平博士,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姜志宏講座教授,澳科大榮休校長、校監顧問許敖敖教授,聯合國大學澳門研究所顧問委員會成員陳允熙先生,澳大中藥品質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教授,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宗秋剛講座教授,澳科大澳門海岸帶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馬義兵教授,澳科大材料科學研究院院長李述湯院士,澳科大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所長雷鼎鳴講座教授,澳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王兆印教授,科創中國投資聯合體副秘書長龔紅軍等共40多位專家現場參會並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