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學術代表團赴閩參加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2024年5月23日上午,第七届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視聽新質生產力」專業工作會議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與電影學院院長尹鴻教授帶隊參加是次峰會並分別在大會上作主旨演講。

本次會議為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系列活動之一,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指導,福州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福州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網龍網絡公司、數字教育小鎮承辦,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澳科大數字創新與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澳門未來影視創研中心協辦。

福州新區黨工委專職委員程小馬、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毅等領導出席會議。程小馬委員在會上致辭歡迎與會嘉賓。會議還邀請了政府主管部門、網絡視聽及影視製作領域的高校專家、行業組織及知名企業代表100多人共同交流探討,探尋技術對新視聽的賦能影響,共謀新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

福州新區黨工委專職委員程小馬致辭

張志慶院長在大會上作題為《虛擬化技術與視覺文化的重塑》的主旨演講,他從數字技術重塑視覺創作、人才培養的現狀與挑戰、藝術與數字技術的交融、視覺文化流變的人文性反思等幾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虛擬化技術給視覺文化帶來的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技術手段的融合能帶來巨大潛力和創造力,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虛擬化技術給人們帶來的想像力與現實感的流失。

張志慶院長在大會上作主旨演講

尹鴻院長在大會上作題為《降本 提質 增效 創新人工智能對數字視聽業的未來影響》的主旨演講,從降本、提質、增效、創新四個方面,介紹了人工智能對數字視聽業的未來影響。他認為,網絡視聽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會產生全民視聽創作者,同時也會帶來視聽產品的水平面上升,視聽產品全社會化、全生活化等新的變化。面對未來會出現的這些新變化,我們應該注重五種能力的提升:分別是價值共享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共情的能力、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以及發現生活的能力。君院長又表示,唯有創新,才能面向未來。

尹鴻院長在大會上作主旨演講

網龍網絡公司副總裁、數字教育小鎮總經理林通以《數字視聽新質生產力》為題進行主旨演講。他認為,AI技術以及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已經成為科技、互聯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新質生產力。他表示,網龍從技術、應用和管理等角度全面深化新質生產力對公司的影響。此外,他還介紹了網龍正在推進向AI組織的轉型,並介紹了公司在遊戲開發、教育等領域的AI應用。

網龍網絡公司副總裁、數字教育小鎮總經理林通作主旨演講

此次專業工作會議還進行了兩場圓桌論壇,其中「人工智能、數字藝術與人才培養」主題圓桌論壇由網龍網絡公司、數字教育小鎮項目總監楊少夢主持,澳科大電影學院課程主任孟曉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葉風,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黃鶯,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著名編劇武瑤,閩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助理、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王衍參與討論。

「人工智能、數字藝術與人才培養」主題圓桌論壇

「創造力與生產力-發現AI時代的新質力量」主題圓桌論壇由澳科大電影學院助理院長張林明主持,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呂欣,網龍網絡公司美術總監葛岩,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製片人王曉玉,守伴王國創始人/董事長周雪,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胡斌參與討論。他們結合各自所在領域及從業經歷,緊扣論壇主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創造力與生產力-發現AI時代的新質力量」主題圓桌論壇

在這場會議上,「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福建)影遊IP融合創新實踐基地」正式揭牌。程小馬委員表示,實踐基地正式揭牌,標誌著閩澳首個校企合作創新實踐基地正式落戶數字教育小鎮,成為閩澳合作新的里程碑。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聯繫,攜手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推動閩澳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邁進。

揭牌儀式合影左起:張志慶、林通、程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