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師系列講座XII》第九講—汪品先院士談《深海探秘》

汪品先院士
汪品先院士 

  澳門科技大學2011/2012學年《科技大師系列XII講座》第九講——《深海探秘》於2012年4月11日星期三下午4:30在澳門科技大學N座圖書館大樓101室舉行,主講嘉賓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先生。

  汪院士首先為同學們講述了人類潛入海底的歷史以及探測工具的進步,從1637年明朝《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沒水采珠”到現代日本、美國等國家開發出的無人深海探測器已深入位於西太平洋地球上最深的海底深達1萬1千米的馬裡亞納海溝,人類對於大洋深處的瞭解越來越豐富,深海探索正在從科學傳聞和幻想,變為現實。

  汪院士提到在海洋中,海水一般是越往深處越冷,而在人們往深海探尋的過程中卻發現在某些地方的海洋深處,溫度卻很高,甚至形成了“向外冒煙的黑煙囪”。這實際上是海底熱液的重大發現,海底熱液形成了獨特的熱液生物群,其中有巨大的海底生物,類似於儒勒•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描述的巨型章魚。發現海底生物群為我們揭示了世界上存在兩大生物圈,一個是以太陽光作為能量來源進行光合作用的有光生物圈;另一個是以地球內熱作為能量來源進行化和作用的黑暗食物鏈。在有光生物圈中,是依靠葉綠素產生能量;在黑暗食物鏈中是依靠硫元素產生能量。

  之後,汪院士講述了未來的能源之星,與熱液相對應的“冷泉”——可燃冰。說到海洋能源的爭奪,現在的海洋資源已不單純是“漁鹽之利,舟楫之便”的海面資源,而上升到了海底資源,海洋石油就是許多國家最大的經濟來源。以中國為例,南海油田資源目前面臨著周邊許多國家的爭奪,是由政治問題引發的資源衝突,在解決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

  隨後,汪院士提到了海洋在整個地球系統中所占的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探測海底地形中遇到的技術障礙。世界海水的平均深度為3800米,隔著如此深的海水是無法運用遙感技術的,所以人類探測海底地形經歷了回聲探測儀到鑽探技術,到現如今的海底觀測技術。

  講座的最後,在回答同學的提問時,汪院士指出對於海洋資源要在開發的同時給予保護,不能走先開發後保護的老路。鼓勵在深海爭奪的過程中,華夏的再度復興,要在海上競爭中體現,中國要迎接新挑戰,走向深海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