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十大熱點”發佈會於澳科大舉行

發佈會現場合影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2020年,中國歷史學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在“三大體系”建設方面表現出鮮明的時代風貌。2021年4月20日,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澳門大學《南國學術》編輯部在澳門聯合發佈“2020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十大熱點”:(1)歷史基本概念的反思與史學話語的建構;(2)中華文明五千年不間斷特性的考古學證明;(3)古代國家治理體系的特徵與影響;(4)近代物質文化的演進與社會變遷的互動;(5)近代以來的疫病應對與醫療發展;(6)絲綢之路與文明交融研究的新拓展;(7)“新海洋史”中海洋本位思想的確立及其影響;(8)新時代中共黨史話語體系與學科體系建設;(9)抗日戰爭史研究的新進展與新特徵;(10)抗美援朝歷史地位的新認識與再評價。李紅岩、李憑、柏樺、李長莉、曹樹基、黃純豔、李慶新、馮俊、江沛、趙學功等著名歷史學者對熱點作了專業點評。

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李咏樂助理,澳門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呂志鵬廳長,澳科大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林廣志所長,澳門大學《南國學術》田衛平總編輯,澳科大圖書館趙洗塵館長,澳科大唐廷樞研究中心戴龍基主任,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湯開建講座教授,澳科大社文所李憑特聘教授,暨南大學中外關係史研究所馬建春教授,澳科大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胡根主任,社文所趙殿紅副所長、訪問學者高俊研究員及社文所歷史學專業、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研究生等嘉賓和學者出席發佈會。

《中國社會科學》副總編輯李紅岩教授從北京發來視頻祝賀“十大熱點”的發佈,並對相關熱點作了深入點評。他表示,在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重要講話5周年之際,“2020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十大熱點”的評選和發佈,具有更加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近年來,中國歷史學界對歷史學的基本概念進行反思及修正,有助於釐清並建構中國歷史學的話語體系,這對當下及未來的歷史研究具有決定性、基礎性、本質性的價值與意義。同時,各種考古發掘新發現為歷史學與考古學跨學科合作帶來新機遇,應該打破傳統學科之間的界限,從而長時段地、深入而通透地剖析重大學術問題。“十大熱點”的評選和發佈有助於社會各界更清楚了解中國史學發展路徑,有利於澳門歷史學學術發展與學科建設,提高中國歷史學的國際影響力,推動相關學科融合發展,助力構建中國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林廣志所長表示,歷史學、澳門學是澳科大致力發展的特色學科,社會各界對此寄予厚望。近期,在國務院港澳辦和澳門特區政府支持下,中國歷史研究院與澳門科技大學在澳科大聯合設立“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致力打造澳門歷史文化研究的世界性學術平台、大中華地區優秀歷史文化研究與傳播基地,建設以歷史文化為重點、服務“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資政型高端智庫。在國家及特區政府不斷加強中國歷史文化研究與教育的背景下,在澳門基金會、文化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的支持下,澳科大先後開展了澳門歷史地圖收集與研究、全球史與澳門研究、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研究、公共衛生視野下澳門傳染病防控機制及其效應與啟示研究、澳門圍里研究、澳門出土古炮研究等重大項目;新成立澳門學研究中心、鄭觀應研究中心、唐廷樞研究中心、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等,加強澳門重要歷史階段、事件及人物的研究;以中國史、澳門史為研究方向的歷史學博士課程面向全球招生。這些舉措,將為增強澳門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愛澳”精神提供學術支撐,為“一國兩制”事業新實踐和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做出學術貢獻。

“中國歷史學研究十大熱點”自2017年開始評選和發佈,是澳科大社文所歷史學學科建設、博士生學術訓練的基礎工作和持續成果,其目的是客觀記錄和梳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在中國歷史學研究領域的特點和趨勢,提高歷史學的社會關注度,傳播和弘揚中華歷史文化。觀察和評選範圍包括年度史學理論及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專門史等領域的熱點話題。本年度已舉辦至第四屆,在國內外50餘位著名歷史學家及海峽兩岸暨港澳主要歷史學期刊主編的支持和參與下,採集75種重要期刊在2020年度發表的1700多篇論文,參考當年出版的230多種學術著作及當年舉辦的100多場學術會議,通過學界推薦、文獻分析、學者研討、專家評議、投票選擇等程序而評定,相關熱點介紹、文章舉例和專家點評在澳門大學《南國學術》刊登。2017年以來,十大熱點的評選和發佈在中外歷史學界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成為相關科研及教學機構項目指南、歷史教學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