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中藥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aokedazhongyaoyanjiuqudezhongdachengguohuoguojiakejijinbujiang1
劉良校長(前排左三)在主席臺接受國家領導人頒發獎勵證書

  由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兼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科大)主任劉良講座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 長期從事中藥抗關節炎研究, 其“抗關節炎中藥製劑質量控制與藥效評價方法的創新及產品研發”項目, 喜獲二零一二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務院一月十八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習近平、溫家寶、李克強、回良玉、馬凱、劉延東等為獲獎代表頒獎。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劉良講座教授、周華副教授、姜志宏教授出席了大會。劉良講座教授等六十五位獲獎代表登上主席臺, 接受國家領導人的親自頒獎。澳門特區政府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唐志堅主席、鄭冠偉委員等應邀出席獎勵大會。

  在中醫藥研究領域,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在澳港地區還是第一次。這標誌著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中藥研究水準進入了國家同類研究領先行列。該項目是根據中醫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風濕病的傳統理論和臨床經驗,集成現代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中藥製劑學、分子生物學、製藥工程技術等多學科前沿技術與方法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僅類風濕性關節炎,中國約有450萬病者,並且病情纏綿,難以治癒,需長期治療, 使家庭和社會負擔沉重,其致殘率達20%~30%。西藥治療副作用大,難以長期持續應用,故從中藥研發抗關節炎藥物意義重大。該課題組率先建立了抗關節炎中藥附子類藥材及含該類藥材中成藥中6種烏頭堿類生物鹼的HPLC同步快速檢測新方法及含量標準,為制定2010年版《中國藥典》對附子類藥材的質量要求提供了科學數據; 率先建立了青風藤用於中成藥生產時活性成分青藤堿含量的上下限標準; 率先採用“主要活性成分定量檢測、HPLC化學指紋圖譜分析,主要藥效成分藥代動力學分析”技術, 建立了青附關節舒膠囊的質量標準。亦首次採用SD大鼠,代替價格昂貴的Lewis大鼠,成功製作了新的佐劑性關節炎模型,使實驗成本降低約80%; 首次獲得了具有“成藥”潛力的多個中藥單體化合物和活性部位,包括毛冬青苷A、B、C、D新化合物。該課題組亦長期與湖南正清製藥集團緊密合作, 充分發揮產學研及內地與澳門的合作優勢,成功研發抗關節炎系列產品---正清風痛寧片劑、緩釋劑和注射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價格低廉,在全國各省市各大醫院廣泛使用,已成為我國治療該類疾病的主導性中成藥。 正清風痛寧緩釋劑也是我國第一個中藥緩釋劑,為推動我國中藥產業緩釋新劑型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經驗。 
該獲獎項目共獲得抗關節炎正清風痛寧系列產品3個,國家藥品質量標準5項,新藥證書2個,藥品生產批件5個,中國授權專利4項,美國授權專利2項, 發表研究論文41篇,其中國際SCI英文期刊論文27篇。截至2011年11月9日止,僅27篇國際SCI期刊論文已被引用400多次, 涵蓋逾60種英文和近20種中文期刊, 及3本學術專著和教材。 可見,其研究成果不僅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而且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推動了中藥產業的科技進步,促進了我國中藥研究的國際化。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後,劉延東國務委員於一月十八日中午與出席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十四位獲獎代表座談,並共進自助式午餐。 劉良校長是獲邀出席座談的澳港地區唯一代表。 劉延東國務委員表示, 這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規格之高,體現了國家把科技放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切實推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劉良校長在座談中提出, 澳門特別需要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因為澳門地域小,不適合發展製造產業,而發展教育和科技能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澳門社群優化和社會持續發展進步提供不竭的智力資源和技術支援,同時拓展澳門的國內外合作,放大澳門在國內外的影響及作用。 他希望國家大力支持澳門的教育與科技發展, 建立更多的國家級平臺。 劉良校長還表示, 傳統中醫藥特別需要“以創新驅動發展”, 以此建立研究技術、方法、標準、產品的“創新鏈”, 發展中醫藥創新理論, 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科大)正在朝著這一方向快速發展。 劉良校長強調, 以創新驅動發展特別需要產學研結合,這樣才能快出成果, 出大成果。 這次科大研究團隊的獲獎成果,正是產學研長期緊密結合的產物。

劉良校長等獲獎團隊成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場
劉良校長等獲獎團隊成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場
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唐志堅主席等合影留念

聯繫我們

電話:(853)8897-2633
傳真:(853)2882-2799
電子郵件:sklqrcm@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