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澳科大陳婉露校友的故事

陳婉露

菲律賓禮英國際學校漢語教師志願者

澳門科技大學 國際學院2017屆國際漢語教育碩士

榮譽:

文章《菲常完美》被錄入國家漢辦菲律賓漢語教師志願者文集《光榮歲月》(2019)

菲律賓 菲華商總會頒發之“華教之光,文化棟樑” 稱號證書(2018)

菲律賓漢語教師志願者教學技巧大賽、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2017)

陳婉露校友是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2017届國際漢語教育碩士,在菲律賓禮英國際學校已經有两年漢語教師志願者經驗,曾獲得菲律賓菲華商總會頒發的“華教之光,文化棟樑”稱號,以及菲律賓漢語教師志願者教學技巧大賽与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等榮譽。她始終懷揣著對國際漢語教育的飽滿熱情,希冀通過自己的努力引領更多人走進中國文化的瑰麗殿堂。

選擇澳門 博學切思

談及當初為何以保薦生的身份選擇澳科大的國際漢語教育碩士就讀,陳婉露將原因追溯至曾經在臺灣做交換生,教授日本學生英文的經歷。“在教學期間,我們會用日文、英文還有中文去進行對比,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化現象,從此我就確定了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的考研方向。但由於當時國內相關領域的發展仍然方興未艾,澳門卻擁有著與內地迥異的多元文化背景,兼之本地三文四語以及對中華傳統文化保存良好的文化特質,在我看來,這些因素更有助於這個專業的發展。”

雖然本科專業是與國際漢語教育有著一定聯繫的英美文學,但陳婉露坦言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並非完全一帆風順。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也離不開老師、母校的悉心培養,她對此也表示衷心的感激。“我的論文導師韋衛老師會提供給我們很多有趣的學術網站以及有價值的文獻進行探究,並且鼓勵我們學會質疑與批判性思考,這都使我對看似枯燥的學術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幽默風趣、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澳科大,平等互信的師生關係、自由卻又不失嚴謹的學術氛圍都深深地感染著我。”

陳婉露參加澳門中國銀行2017年獎學金頒獎儀式,與澳科大國際學院孫建榮院長合影

母校提供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也使她在如今的工作中受益良多。“我曾參與或負責過學校的多場學術會議,其間結識到很多學術大咖,通過鍛煉,我的學術與會議組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6年我校校慶十六周年之際,我很榮幸地作為我校榮譽博士、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德國生物物理學家埃爾文·內爾教授的翻譯,從中感受到了溝通技巧與餐桌禮儀的重要性。”

陳婉露與她的十年級菲律賓學生(2017)

奔赴南洋 文化融

當初為了積累工作經驗、以便未來更進一步的深造,陳婉露選擇了漢語教育行業發展較早,發展潛力比較大的國家——菲律賓來開展志願活動。對於短短兩年的志願者經歷,她有著自己獨到深刻的心得體會。“雖然菲律賓距離中國並不遙遠,但它深受美國宗教與文化的影響,對我們帶有一定的主觀偏見,因此我經常會覺得特別孤獨,感到難以融入當地生活。”但這種“文化休克”現象僅僅是陳婉露志願者生活的小小注腳,之後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她開始逐漸適應當地的生活,並在收穫美好回憶的同時也對它產生了不舍的情愫。

陳婉露與國際學校校長、美國教師同事身著菲律賓傳統服飾,慶祝当地節日(2018)

作為連續兩年被選為菲律賓志願者崗中培訓的“志願者導師”,陳婉露不僅紮根於教學一線,從課堂管理與漢字教育兩方面總結教學技巧;而且通過借鑒漢語言優秀教材、結合教學經驗編寫漢語言講義,有力助推了當地漢語教學的標準化進程。在她眼中,一名優秀漢語教師的自身素養也十分重要。“首先教師應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其次要加強語言能力、提升多語言水準,因為這可以有效地幫助母語非英語的學生發現自身語言與中文的契合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心理上要足夠堅強,學會忍受因文化隔閡而帶來的孤獨感;才藝與生活上的技能也是一名優秀教師的加分項,因為這不僅能滿足個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更是拉近你與當地人之間距離、培育友誼的良好媒介。”

陳婉露和學生一起慶祝她的第一個教師節(2018)

負初心 重新啟程

對於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陳婉露笑稱自己並不是一個很大膽的人,她打算回國以後繼續深耕在教師的崗位上。於她而言,面前的這條道路定會伴隨著無數荊棘坎坷,但相較於眼下的困難,她更為看重的是從學生的每一點滴進步與成長中收穫到的鼓勵與愉悅。她堅信,唯有每一位國際漢語教育工作者同心戮力,發揮促進文化交流的紐帶作用,才能使國際漢語教育這個行業更加健康規範、更好地將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激發更多世界友人了解中國的興趣,讓他們領略到中國別具一格、开放包容的文化風姿。

陳婉露參加國際學校的中國文化日(2017)

最後,對於有志從事國際漢語教育的學弟學妹們,陳婉露有著一番真诚的寄語:“國際漢語教育是一條充滿艱辛卻又非常快樂的人生道路,需要我們以充足的情懷來完成這項事業;同時我們還要對自身擁有自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自己嚴格要求,努力打好語言功底、樹立多語言、多文化的背景來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