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彼岸自揚帆——訪澳科大商學院李新助理教授

李新助理教授

澳門科技大學 商學院助理教授

2016年度“科大中銀學術研究”優秀獎

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 註冊會員

澳門大學 2014屆供應鏈管理博士

澳門大學 2010屆數學碩士

澳門科技大學 2007屆物流管理學士

在繁重的課業和工作間游刃有餘,在科學研究之路上精益求精,作為澳科大建校之初就來此就讀的“早班生”,李新助理教授在學成後又回歸母校任教,陪伴母校一路前行。今天校友總會帶你聽一聽“大師兄”李新的故事。

結緣澳科大

關於因何機遇結緣母校,又在母校收穫了什麼,李新助理教授回憶道:“來到澳科大其實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建校之初母校籌備了‘愛心助學’計劃,而我是計劃中的八十個學生之一。此後四年,很多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尤其是石偉老師等人為我的職業目標點明了方向,引領我走向科研之路。科研能力對於想從事教育的我來說非常重要,而對當時修讀商科的學生來說做科研最欠缺的就是數學基礎,因此老師建議我在進修的時候選擇數學相關學科,這也促使我後來選擇了數學研究生課程,澳科大的學習生活可以說給了我人生規劃的啟蒙和方向。畢業十幾年後再回到母校任職,最直觀的的感受就是校內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了,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教學質量方面也有了躍升,相信母校未來會做得更好。”

書山有路勤為徑

對於跨專業修讀數學碩士課程,“不辛苦是不可能的。”李新助理教授坦言:“那段時間我還需要半工半讀,為了積累行業經驗為以後再次回到商科做準備,同時也為了支持自己的日常生活,我選擇用工作簽證在彩虹集團任職,每天工作到六點半後再趕到學校上課。當時班級內總共只有七人,且多人是數學專業出身,因此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會講得太詳細,如基礎編程、數學理論等還是需要我在課下完成。為了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追趕課業進度,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我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時,使我堅持下來的就是因為找到了前進的目標。在轉專業之初,家人和朋友並不是很支持我的想法,因為在當時看來工商管理是很好找工作的學科,而數學由於屬於基礎科學因此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但我已經為自己規劃好了將來讀博並轉回商科的路線,學習數學能夠給科研方面帶來很大的幫助。因此我建議大家想要跨學科的話要先有明確的目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跨學科,要有相關的職業規劃,而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

生活中的李新老師溫和而謙遜

師恩難忘

“在我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最想感謝的還是我的老師們。”李新助理教授分享道:“大一剛入學的時候黃振勳老師認為我們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所欠缺,會在週末設立興趣班,為對數學感興趣的同學們做提高,那一年的學習也為我後來碩士入學帶來了很大幫助。在研究生入學時,由於我學科跨度較大,所報讀學校的時任系主任給了我一個小小的考驗,要求我在兩個月之內閱讀《數學分析》一書並回答他提出的三個問題才能獲得錄取,在那兩個月內我在兼顧工作和實習的同時研習了這兩本書,成功通過了‘考驗’得到錄取,在這期間也培養了自己良好的抗壓能力和時間規劃能力。”

“我目前能夠取得的小小成績,還有賴于此後龐川老師在教學上給予我的指導,以及我的博士生導師練肇通老師和郭朋飛老師在科研上給予的很多幫助,他們才是我的‘引路人’,而我只是一個幸運的人而已。”

要先發現一座山峰,才能去攀登它

“對大學生來說,早做職業規劃是很重要的,我後期的努力都是在有既定的目標后才有了動力,才有了規劃時間和鍛煉抗壓能力的決心。當你設定好一個目標之後,不管在職業生涯還是科研生涯中都能明確自己進步的方向。在本科生階段雖然我們都還年輕,但應該也具有初步成熟的思維,現在考慮自己未來的方向並不算太早,少‘迷茫’一點。從緊張的高中生活進入大學,有許多同學會出現‘混日子’的狀況,因此大一大二階段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非常重要。”

“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沉下心,並且在開始時就要為自己設定一個較高的目標。尤其是第一篇論文的發表,不妨選一個較好的期刊推動自己做到最好,文章的好壞對將來選擇工作和培養進一步科研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我第一篇論文就將目標定為UTD24(全球商學院公認的24本頂級期刊),用了五年的時間來完成,是當時大學唯一在UTD24發表的學生。還有,博士是做出來的,不是讀出來的。讀博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在這期間需要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做一個理論上的提升,所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輕易發問,要自己多做多思考。”

對李新助理教授來說,應對生活和教學科研中的多重挑戰似乎已成為常態,“找到目的,然後就向前走”也是他身體力行的一句話。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愿校友們都能及時找到自己想要攀登的那座高峰,並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