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師系列講座XII》第四講—黃院士講《對抗愛滋病及丙型肝炎的進程與挑戰》

kjds-xii-004

  澳門科技大學2011/2012學年《科技大師系列講座XII》第四講,於2012年2月29日舉行,主講嘉賓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愛滋病疫苗專家黃以靜女士,是次講座主題為《對抗愛滋病及丙型肝炎的進程與挑戰》。
  黃院士首先從生物學的中心法則開啟,講解了逆轉錄的過程。她進而展開說,逆轉錄病毒引起了實驗動物的疾病,經過比較,逆轉錄病毒是否會導致人體的疾病呢?1979年,第一個人類逆轉錄病毒(T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I)的發現,為這個問題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黃院士還介紹說,1982年美國《時代》週刊報導了首例愛滋病患者,到2010年,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已達到3400萬。期間,法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愛滋病的病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隨後,黃院士介紹了HIV的來源、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和愛滋病的特徵。
  黃院士指出,假設愛滋病是從動物傳播到人的人畜共患病,則要有“畜物病毒有類似的基因構成”“畜物是病毒的自然宿主”等幾個證明標準,而“HIV的基因與黑猩猩病毒(SIVcpz)相似”“HIV和黑猩猩在非洲同一地區存在”等幾項條件便證明了愛滋病病毒的來源是動物,人類在與猩猩的接觸過程中,就可能感染愛滋病病毒。
  黃院士還強調,經過分析各HIV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發現HIV容易發生變異,導致基因組呈現多樣性,因此HIV的干預治療需要多元化,而目前愛滋病組合治療在降低死亡率上取得了比其他疾病(如癌症、心臟疾病)更好的效果,但徹底根除潛伏感染的細胞則至少需要七十年。
  在嘗試治癒愛滋病方面,黃院士介紹了她當前的兩個想法,首先是清除潛伏感染——啟動T細胞,誘導病毒生產和細胞死亡,同時使用強力組合療法;其次是基因治療——把抗病毒基因轉入血幹細胞,重組免疫系統。
  隨後,黃院士談到丙型肝炎方面的研究,她說,發展中的藥品根據其作用機制可分為兩類,分別針對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而未來丙型肝炎聯合療法就是針對病毒和宿主因素這兩方面。
  最後,黃院士指出,雖然目前一些愛滋病疫苗的研製已進入臨床階段,但形勢仍不容樂觀,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愛滋病和丙型肝炎都能有效地預防和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