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述湯院士:中國科技要引領世界,一定要把納米科技做好

轉載自南方都市報APP • 奧一新聞

“什麼地方能夠為中國服務,我就在那裡為中國做最好的服務。”12月10日下午,在接受奧一新聞專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李述湯笑稱,自己是地球人,但心是中國心。

出生於內地,成長於香港,後赴美國定居,而在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回來了。1994年,李述湯回到香港。2008年,他帶著香港的研究團隊扎根蘇州大學。13年過去了,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納米新材料人才。

作為納米領域的領軍人物,2021年,李述湯抓住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機遇,牽頭成立了澳門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MIMSE),投身於大灣區的科研事業中。

“無論是追趕科技前沿,還是進入科研無人區,都一定要堅持科技的自主創新”。在與奧一新聞近一個小時的交流中,李述湯多次強調科技強大,國家才會強大;而在科技的發展中,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同時,在其熟悉的納米研究及OLED技術領域,李述湯也分享了自己的獨特見解。

談科技創新:

追趕前沿或踏入無人區,都要堅持自主創新

奧一新聞:在近日舉行的大灣區科創峰會上,著名經濟學家樊剛提到,“大國的博弈,到最後是科技的博弈,您是如何評價這句話的?

李述湯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中國與美國的競爭,最終就是在科技上面博弈。經濟和軍事力量在支撐這個競爭;反過來,科技的發展也在反哺經濟發展和軍事,科技做得強,就可以支撐經濟發展,進一步就可以支撐軍隊實力。所以這三個方面是互相循環的,但最後的基礎都落在科技上。

中國自古以來的歷史發展也說明這一點,從以前引領國際到近200年閉關鎖國,我們的科技在原地踏步,國家也就落後、挨打。只有科技強大起來,國家才會強大起來。所以中國不僅經濟要強大,科技也要強大。

想想以前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現在我感觸良多,有一種滿滿的民族自豪感。有黨中央領導,中國大有前途,中國的強大是指日可待。

奧一新聞:中央多次提出,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要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把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您怎麼理解這句話?

李述湯:中央提得非常好,我非常贊成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我們每做一個科技產業,都要把這種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創新技術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要不然人家隨時可以收回去。

類似我們做集成電路芯片,可以設計芯片,但是沒有製造芯片的高分辨率光刻機,缺乏這個核心技術,就面臨“卡脖子”問題。比如中興和華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發展受到阻礙。華為有戰略遠見,留了好幾手。我們高鐵現在做得不錯了,要不然也會被人家收回去。

我在做關於OLED技術的報告時也談到這個問題。OLED是指有機發光二極管,簡單說就是“有機發光顯示”,其中一個關鍵的核心技術就是製造裝備,但目前中國還缺乏。

奧一新聞:現在我國從上到下都強調自主創新,為什麼把“自主”提到一個很高的位置?

李述湯:自主創新非常重要。如果不是自主創新,人家隨時可以收回去,很多核心技術他不賣給你,例如半導體芯片行業。可喜的是,現在中國在奮起直追。華為這幾十年的發展就是個例子,但還是晚了一點。如果中國的芯片可以趕上來,那就更加不一樣了。在軟件領域,Harmony操作系統就是這樣,對方也想不到華為10年前就已佈局。

所以說,自主創新有兩個層面的意義:當你走到別人前面,踏進無人區,沒有人可以提供借鑒了,就必須得自主創新;當你追趕別人的時候,要向別人學習,為了保護自己,也要留一手,必須堅持自主創新。

談納米研究:

中國科技要引領世界,一定要把納米科技做好

奧一新聞:您是納米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在您看來,納米研究在當今中國科技發展中有什麼樣的戰略意義?

李述湯:納米技術可能大家瞭解得不多。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是1米的十億分之一。納米技術就是指在納米尺寸上進行加工製造的技術,把東西做得很微小。納米不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而是一種技術進化,其領域基本涵蓋了生產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比如說,電腦、手機、眼鏡上的鍍膜等等。

不管是前沿科學還是新興的產業領域,都是以納米技術為基礎的,因為它覆蓋了人類的每一個領域,是未來戰略性核心創新技術的基礎。中國要強大,要走到前沿引領世界,一定要把納米科技做好,比如量子通信我們做得不錯,5G網絡的普及也要用到納米技術。

奧一新聞:目前,中國的納米研究在世界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李述湯:總體而言,目前中國的納米技術研究緊追美國。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但是最後還是要看市場。

在納米技術的論文發表方面,中國是超過美國的,在世界是排在第一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上,今年中國也略微超過了美國。但是在專利方面,中國還有所欠缺,同時在將成果轉化為產品、轉化為經濟效益方面,中國還是相對落後的。

科技是需要順應市場、服務市場的,如果沒有市場,技術就難以發揮自己的價值,因此研究成果如何轉化成經濟效益,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個方面,目前中國還是有待提高的。

奧一新聞:本次大灣區科學論壇,白春禮院士曾提到,希望納米科技在廣東的成果能夠盡快轉化落地,形成一個產業集群,您覺得廣東在這方面有哪些優勢或者是短板?

李述湯:廣東的優勢很大。第一,政府有魄力、有熱情,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有資金,也是很重要的。第三,有市場,有政策,能夠吸引全中國的精英甚至國際的精英來到這裡。

怎樣吸引人才留下來,讓他們產生歸屬感,是很重要的。比如很多人去了美國的硅谷,就不走了。因為硅谷有很好的政策,有很好的機制,也有很好的醫療和教育。很多名校都在那邊,比如UC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Stanford(斯坦福大學)等。如果廣東能夠將自己的優勢發揮起來,那麼也是絕對有能力、有條件吸引人才留下來的。

別人問我是哪裡人,我說我是地球人,我的心是中國心,什麼地方能夠為中國服務,我就在那裡為中國做最好的服務。我1994年回到香港,2008年去到蘇州,2012年起全職在蘇州工作,然後,今年開始,又同時兼顧蘇州和澳門,想要抓住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機遇再為國家做一些貢獻。

奧一新聞:剛才您提到科技要服務於市場,而我們在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方面是比較落後的,那麼如何進行改變?需要政府或社會怎樣去配合呢?

李述湯:我們政府在這個方面做得不錯。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還需要時間。我們的文化、管理方式不是一句話就可以改變的。

中國目前有一個問題,就是評審機制還需要優化。一個成果做得好不好,怎麼評?誰來評? 另外,在科研成果和市場之間,我們還缺乏一座橋梁。要想架好這座橋梁,中國需要把制度建設搞好,把人的思想搞好。一邊是科學家,是教授,另一邊是實業家,甚至是工匠、工程師,要如何將他們“焊接”在一起,使創造出來的產品能夠順應市場經濟發展?不過,這些都是急不來的,都需要時間來完善。

談有機發光技術:

廣東是中國顯示領域的一個大省

奧一新聞:近日,您在大灣區科學論壇上做了《OLED技術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在您看來,目前OLED技術在發展上還面臨哪些難點和痛點?

李述湯:有機發光(OLED)技術發展40多年了,我是看著它出生,看著它成長的。1976年我和OLED發明人鄧青雲博士同時進美國柯達工作,見證了1980年OLED第一個發明專利的誕生,到2000年開始有產品,發展至今形成萬億市場的規模,大部分產品用於手機顯示屏,還有智能手錶、電視機等。

但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在OLED領域,買生產裝備的成本很高。中國投資生產線21條,都是進口的,韓國的產線沒有中國多,但卻佔了全球90%的OLED市場,人家的良品率比我們好。中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前沿的工作,但是“卡脖子”的挑戰就在於怎麼樣把產品推出去。

另一方面是我國的生產工藝技術還沒有到位。OLED產業啓動不久,還在成長,有著很大發展的潛力,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來幫助它提升業績。從產品成長線可以看出,OLED正在上坡,慢慢就會把液晶面板(LCD)的市場推出去。

相比較而言,LCD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產品,OLED還年輕,技術需要優化,接受程度還要提升,性價比要提高。雖然,在同樣的情況之下OLED的生產成本是比較低的,但是在裝備上,生產線的費用攤開之後拉升了平均成本。此外,OLED在壽命上還需提高,這些都是難題,但是假以時日一定能解決。

OLED有兩個大市場,一個是手機的高分辨率屏幕,這個市場基本上可以把LCD取代,目前OLED已經佔了一半以上的份額。還有一個是微顯示器,像我們常見的電視機100 PPI就夠了,但是微顯示器是要1500 PPI以上的,這個OLED技術能做好。高像素密度的VR、AR頭盔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看好OLED在顯示、光源領域的未來市場。

奧一新聞:目前,從國家政策來講,對OLED技術發展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廣東在全國OLED產業發展中處於什麼位置?

李述湯:國家最近幾年非常重視OLED,“十四五”新型顯示產業規劃政策要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重點瞄准柔性顯示、微顯示、超高清顯示等領域。

廣東是中國顯示領域的一個大省,TCL、信利、柔宇等企業都在廣東。今年,“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在廣東;此外,9月份廣東還發佈了聚焦顯示製造核心裝備國產化的“顯示製造裝備璀璨行動計劃”。我們也帶來兩個項目到廣東,希望能為大灣區做點事,一方面為廣東省服務,另一方面也為全中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