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迅凌主講「古地圖中的澳門與海上絲綢之路」

由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及通識教育部主辦的2021/2022學年第3場「澳門社會」系列講座於2021年10月21日下午在線上舉行,邀請大學圖書館楊迅凌副館長主講「古地圖中的澳門與海上絲綢之路」。

楊迅凌副館長

楊迅凌首先講解 「絲綢之路」概念源流。「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德國學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1833-1905)在其1877年出版的一本名為《中國:我的旅行和研究》(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undeter Studien)的著作中首次使用的概念,用來指中國通往歐洲的貿易交通路線。後來學者根據新的發現和研究,不斷為「絲綢之路」注入新的內容。目前學界主流看法是:絲路是中國古代連接歐亞大陸其他部分的長途商貿和文化交流的交通路線的總稱。絲路上的貿易產品不僅有絲綢,還有瓷器、紙張、茶葉等等,只是因為絲綢在早期各類貿易產品中最具代表性,所以就叫「絲綢之路」。絲路不只有一條路,而是由許多條道路交織在一起的道路網絡。隨著時代發展,新舊道路的開闢和廢棄互相交織,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絲路有著不同的面貌,有陸地上的絲路,也有海上的絲路,這就是歷史上的「一帶一路」。

1570年多拉多的《寰宇圖誌》

楊迅凌介紹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所藏與澳門相關的複製古地圖,以古地圖為視角,引領學生重溫西方人從海上東來的歷史,解讀全球化早期進程中東西方之間的互動。所展示的地圖當中有不少具有珍貴歷史價值,如1502年坎蒂諾地圖、1560年維利烏航海圖集、1570年多拉多《寰宇圖誌》等。其中,1570年多拉多的《寰宇圖誌》,現保存於美國亨廷頓圖書館,是多拉多作品中最精美的一套航海圖,這幅地圖用色豐富、製作精美,採用葡萄牙文藝復興時期的繪法,是首次在繪有中國及東南亞的一張地圖中,於珠江口的東岸用「Macao」一詞標記出澳門的名稱和位置。這一時期的地圖清楚展現葡萄牙駛向東方的過程,對於中國沿海和澳門的描述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從錯漏到準確的演變。自此,澳門是歐洲商人、傳教士和探險者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居留地。在四百六十多年的交匯過程中,澳門成為聯繫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重要節點。

楊迅凌表示,公元十四世紀中後期,蒙古帝國走向衰亡,絲路再度陷入重重阻隔。但以馬可波羅為代表的東方遊記中對中國的描述激起了歐洲人到東方貿易和傳教的巨大渴望。以1415年國王若昂一世攻取休達港(Ceuta)為起點,葡萄牙人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至1514年前後,葡萄牙人已到達中國廣東珠江口附近,基本完成東方航線的開闢,前後剛好一百年。葡萄牙人完全繼承了阿拉伯人以前所掌握的原有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同時把原先從中國到阿拉伯海的海上絲綢之路大大地向西延伸和擴展,繞過了好望角,通過大西洋直接進入西歐。這樣一來,這條航線上的貿易比過去更加直接和高效。在這條葡萄牙人控制的東方航線上,澳門正是中國的始發港,因此澳門就成為早期全球化以來,中國最早納入世界城市網絡的城市,在近四百年的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