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制度創新推動灣區建設
澳科大社會和文化研究所201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

在今年三月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粵港澳三地政府及社會各界反響熱烈,紛紛提出富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在“大灣區時代”,粵港澳城市群如何做好合理規劃?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對大灣區發展有何影響?大灣區城市機場群如何協調發展?

12月12日,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即將頒佈之際,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舉辦“201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澳門科技大學龐川副校長,暨南大學夏泉副書記,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韋東慶副書記,廣東省政協委員、澳門基金會研究所楊道匡副所長,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郝雨凡院長,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蕭志偉會長,廣州澳門社團總會何敬麟理事長,澳門公共圖書館管理廳鄧美蓮廳長,澳門基金會研究所黃麗莎處長,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馬向明總工程師,澳門城市大學葉桂平助理校長,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方泉執行副院長,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許志樺副所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申明浩院長,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戴龍基館長,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林廣志所長等,以及來自上海、北京、廣州、香港、深圳、佛山、澳門等地的專家學者、圖書館館長,澳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的老師和同學,時代週報、南方都市報、人民網、新浪網、澳門日報、澳廣視等媒體領導和記者200多位嘉賓出席論壇。

此次論壇以“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與文化發展”為主題,平行論壇以 “大灣區城市發展與制度創新”、“大灣區人文交流與合作發展”為主題,重點探討大灣區建設的難點和實施的路徑。論壇期間,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古地圖展覽”揭幕式等活動。

在開幕式上,龐川副校長、夏泉副書記分別致辭祝賀論壇的舉辦,並對大灣區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龐川表示,在大灣區建設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一是應充分認識大灣區建設對於粵港澳乃至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是包括港澳在內的珠三角城市協調發展、融合發展的升級版,是從區域經濟合作上升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舉措。二是各城市應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指引下,發揮各自優勢,突出自身特色,跨越轉型與發展障礙,從各自的產業、功能、定位、資源出發,通過統籌規劃、共建共享等方式,發揮合作精神,實現融合發展。三是加強制度創新。改革開放、體制創新,是大灣區發展的引擎。粵港澳大灣區將對存量資源進行優化與創新試驗,承擔着為中國探索體制創新與發展模式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四是加強文化教育合作。“文化融合發展”是大灣區重要的內生動力,大灣區城市間在文化內涵、文化傳承、文化融合及文化產業等領域有着廣闊的合作空間。

開幕式後,覃成林、許志樺、郝雨凡、方泉、馬向明、韋東慶、方曉健等專家圍繞“以全球視野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合作的主要難點與解決路徑”、“重識大灣區中的澳門”、“一國兩制下的融入與協作——粵港澳大灣區的多法域問題”、“粵港澳大灣區——新階段與新挑戰”、“港珠澳大橋與灣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澳門國際機場市場發展”等專題進行深入探討。同時,學者們對大灣區制度演進、城市群優質生活圈的構建、大灣區與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灣區城市群綠色低碳發展、中葡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作用、大灣區與澳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中的通用航空發展與創新、大灣區環海城市體系變局與澳門的對策等進行了討論,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多位圖書館館長、出版專家對大灣區視野下的文化事業、圖書館運作、歷史文獻整理、文化產業等領域的合作發展進行了研討與展望。

澳科大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林廣志所長表示,此次論壇嘉賓學者來自不同專業領域,集中討論城市規劃、港珠澳大橋、機場合作等基礎設施運營和關鍵要素流動,以及由此引發的制度創新和文化發展,是一次探討實施路徑的務實會議,與會專家、業界領袖貢獻出豐富紮實、富有成效的建設性成果。林廣志提出,粵港澳高校及科研院所應發揮應有的作用,以輪值方式,每年在大灣區城市輪流舉辦務實性的論壇,編撰和發佈年度性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報告》,為專家學者、行業人士搭建高端、專業的交流合作平臺,為大灣區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建議,長期推進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

經論壇組委會研究決定,“2018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將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承辦。

201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剪綵儀式

參與論壇嘉賓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