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學者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天文》揭示太陽系類地行星早期演化歷史

澳科大學者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天文》揭示太陽系類地行星早期演化歷史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祝夢華副教授,在太陽系類地行星早期演化歷史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論文“Common feedstocks of late accretion for the terrestrial planets”於2021年10月01日獲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刊載,研究成果為月球、火星探測的科學數據分析以及後續的小行星探測任務提供新的科學支持。該研究工作得到了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祝夢華副教授

研究論文在《自然-天文》刊載

該研究工作由祝夢華副教授帶領的國際科學團隊共同完成。論文的合作單位包括法國尼斯天文台、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聖地牙哥分校等科研機構。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祝夢華是由澳科大培養的博士,畢業後留校繼續從事太空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太陽系類地行星(包括地球、火星、水星、金星)早期均經歷了來自小行星帶天體的強烈轟擊,致使其幔層中強親鐵元素含量存在巨大差異。祝夢華副教授使用澳科大的超算平台,以小行星帶灶神星(4 Vesta)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不同天體撞擊類地行星的過程,再現太陽系早期的撞擊歷史。該研究證明,太陽系類地行星早期經歷的撞擊天體主要來自於行星形成時周邊的剩餘星子,而非小行星帶;該成果為太陽系類地行星的後期增生歷史提供了新的認識,間接驗證了太陽系形成初期質量分佈不均勻的理論,對太陽系的早期撞擊歷史以及類地行星早期演化差異等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觀點,也為月球、火星探測科學資料的分析以及後續的小行星探測任務提供新的科學支撐。

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促進中國行星科學的發展,培養國家所需的行星科學高質量人才為己任,深度參與國家深空探測計劃。作為中國唯一一所專職從事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的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全面參與嫦娥探月工程的數據分析和研究工作;聯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進行嫦娥一號、二號的伽瑪射線譜儀的研製和數據分析工作;與內地科學家共同分析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有效科學數據,取得了豐碩的科學成果。此外,實驗室科研人員也在為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分析做充分準備。

與此同時,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名科研人員作為核心科學家,深度參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探測資料分析和研究,並積極參與國家後續深空探測計劃,推動未來在小行星、以及巨行星的探測計劃,助力國家月球與行星科學的發展。

有關研究論文,可瀏覽《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1-0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