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強博士主講“澳門與外銷瓷-從澳門發現的一塊瓷片談起”

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趙殿紅副所長(右)向馬錦強博士贈送紀念品

4月26日下午,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主辦的2021年第7場“澳門社會”系列講座邀請馬錦強博士主講“澳門與外銷瓷-從澳門發現的一塊瓷片談起”。

馬博士首先從崗頂發現的一塊瓷片講起。20世纪90年代以來,伴隨澳門的城市發展,在不同地點出土了大量明代晚期的瓷器殘片。這批出土瓷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1994年出土於澳門崗頂,這裏是澳門早期貨物起卸的一個重要港口區域,根據目前的考古材料及各大博物館的傳世品,這類風格的瓷片在陶瓷史上稱之為“克拉克瓷”,“克拉克”在葡萄牙語中的意思是“巨舶”,指的是葡萄牙的貿易船,這批瓷片現收藏在澳門博物館,約三千多片;另一部分於老區(內港一帶)收集的,是澳門當年另一個貨物進出口的地方,現收藏在澳門藝術博物館,約有一千多片。將澳門出土的瓷片與考古發掘、水下沉船瓷器、歐洲各大博物館的藏品作對比後可以發現,這些瓷器產自晚明時期的景德鎮。晚明時期是葡萄牙人在澳門與中國進行貿易的黃金時期,澳門在當時是遠東地區重要轉口港之一,大量貨物如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品從中國內陸的生產地運往澳門轉運,因瓷器在轉運裝卸過程中易碎,它們便被人們丟棄在澳門港口沿岸一帶或直接投入海中,後來,澳門因應城市發展,填海造地,沿海變成內陸,因此,翻開舊區土地時會發現大量的瓷片。

馬博士總結,這些瓷片的時代與澳門的變遷相適應,從一片瓷片可以看到澳門當年的興衰。澳門的海岸線變化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珠江所帶來大量沙泥自然沖積所造成;二是人工填海造成。澳門填海,使臨海地區變成內陸,據同治七年(1868年)碑誌記載稱填海的地方是澳門的西岸沿中部向南至媽祖廟的海岸,包括其中的十月初五街、草堆街、關前街、營地大街、大街等地方,這些地方原為近海之地,後因填海而成為陸地。澳門所發現的青花瓷器殘片見證了昔日澳門繁華的一頁,也印證了澳門在中西貿易史中的角色。葡萄牙人以作為明朝商貨集散地的澳門為中轉站,獨佔亞洲貿易市場,富甲一方,這情況一直持續到荷蘭人的出現。他指出,澳門自回歸後,博彩旅遊業帶動澳門走向興旺,完全改變了澳門的經濟面貌,但單一收入來源是危機所在,應當以古為鑑,吸取歷史教訓,改變產業單一化,城市才能長治久安。

本場講座吸引來自國際學院、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商學院、資訊科技學院等二百多名學生參與。在互動交流環節中,許多學生向馬博士發問,氣氛熱烈。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自2010年起定期舉辦“澳門社會”系列講座,邀請澳門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蒞校演講,該系列講座至今成功舉辦過百場,已成為全校性、品牌性的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