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藝主講“澳門內港:發展歷程與形態景觀”

9月23日下午,由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及通識教育部主辦的2021/2022學年第1場“澳門社會”系列講座邀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建築學課程主任鄭劍藝助理教授主講“澳門內港:發展歷程與形態景觀”。

鄭劍藝首先介紹內港作為澳門傳統商業核心區,起初是由港口貿易發展起來的,指出內港沒有明確的行政邊界,分別由華人市集區(Chinese Bazar)、司打口區(Ponte e Horta)、下環區(Praia do Manduco)3區所組成,形成“一港三區”格局。內港發展分為四個形態時期:初創期(1557-1840),疍民上岸是內港的起源,形成了一港三區的基本形態框架;成型期(1841-1900),殖民統治與華商崛起是內港發展的動力,內港實現了三區融合,葡式規劃與中式住區並置;變革期(1901-1980s),工業化與商業繁榮是推動變革的動力,新馬路區不僅對內港城市肌理產生切割,也引入新建築立面和類型;衰退期(1980s至今),產業轉移與空間競爭下,內港無序發展,表現在地塊的自由合併、地塊休耕、建築高度的增長、建築風格的平庸化。

鄭老師通過比較澳門內港與英國城鎮傳統商業核心區紐卡斯爾(Newcastle),指出兩者具有相同的平面格局演變方式,政治因素是商業擴張的推動力,切割式大街體現了交通引導傳統城市核心區再開發。由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澳門建設新商業核心區,內港自此保持著小地塊格局,並以小型住宅為主,具有分散式、高密度、高強度的發展特色,這種碎片化居住模式恰與二戰後以大型商業綜合體來復甦經濟、中心區居住功能較弱的紐卡斯爾的巨構化商業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最後,鄭老師總結到,1840-1980年是澳門的內港時代,內港城市形態演變推動了澳門城市發展,澳門內港具有歐洲城市傳統商業核心區的城市形態演變特徵,但出現時間較晚,程度上僅限於局部。

講座吸引來自國際學院、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商學院、資訊科技學院等200多名學生聽講。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自2010年起定期舉辦“澳門社會”系列講座,邀請澳門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蒞校演講,該系列講座至今成功舉辦過百場,已成為品牌性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