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學生作品入選「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高等院校藝術展

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學生作品入選「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高等院校藝術展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協辦的「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高等院校藝術展於2023年9月1日開幕。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參加開幕剪綵儀式,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劉鵬亦出席現場。

人文藝術學院三位學生的作品入選了本次「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高等院校藝術展,作品分別是藝術學-藝術設計學士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呂文軒的《褶子景》(THE FOLD SITE),指導老師為孔令旗助理教授;美術學繪畫創作實踐與理論專業的丁松同學的《擱淺的鯨魚》、《祭祀柱》、《玩具炮》、《大炮》系列作品,指導老師為顧躍教授以及設計學傳播設計碩士鄭中的《數據黑沙》(ARTISTIC GENERATION BASED ON TIDE-SURGE WAVE FITTING DATA IN THE HACSA OF MACAO),指導老師為黃光輝副教授。本次展覽一共展出了24件/套的優秀學生作品,主要以數字影像及多媒體裝置為主,題材緊扣本屆活動主題「命運的統計學」,以獨特藝術視角對信仰傳統與科技史展開思辨,呈現年輕藝術家強烈的探索精神。

鄭中同學的《數據黑沙》(ARTISTIC GENERATION BASED ON TIDE-SURGE WAVE FITTING DATA IN THE HACSA OF MACAO)以澳門黑沙海域海浪水文數據與近海氣象數據為素材,綜合應用多模態視覺知識的提取為方法,在潮湧波浪的擬態過程中創建擬合數據的藝術生成演算法模型,對客觀世界所映射的澳門黑沙數據資產進行藝術生成表達。此數據藝術作品的生成方法與應用演化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物理特徵提取與基模創建和基模形態演化與情理曲線映射。

鄭中同學數據藝術作品《數據黑沙》

丁松同學主要利用廢舊電路板、電子矽片進行藝術創作。他的裝置作品《擱淺的鯨魚》以鯨魚為創作主題,旨在將液態城市比作生活的城市,擱淺的鯨魚像是一個身體異化的人,作品表達了在生活中消費主義不斷影響著我們,各式各樣的資訊不斷的入侵人們的軀殼和思想,就像是擱淺在陸地上的巨鯨。而其繪畫作品《大炮》則用嚴謹的繪圖方式消解繪畫的敘事性,揭露了戰爭殺戮的本質。

丁松同學裝置作品《擱淺的鯨魚》

呂文軒同學的《褶子景》(THE FOLD SITE)作品利用紙質書本,數字螢幕等媒材進行創作,主要通過影像與實體兩個部分的呈現。作品以「欲望幾何」這一條脈絡為出發點的對感覺運作方式的研究,即一種感覺的拓撲學(topology),景(site)即拓撲結構在範疇上的推廣。同時,作品旨在經由圓形、方形、三角形這樣的基本型下,找到一個更加本源的造型。特別在影像部分使用了由「線」訓練出的AI並將其推廣將線的結構重複萬千遍。

呂文軒同學作品《褶子景》

「高等院校藝術展」是「藝文薈澳2023」的重要項目之一。「藝文薈澳」在呈現國際藝術視野的同時,也透過多元合作模式培育藝術人才,為青年藝術家搭建展現創作才華的舞台及面向國際的交流平台,與高等院校的合作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人文藝術學院三位同學的佳作意象豐富、破格創新,具實驗性及前曕性,都展現出了年輕藝術家獨有的強烈的探索精神,以嶄新且深邃的視角探索人類自身、人文歷史與科技發展,冀引起觀眾的反思與共鳴。

作品介紹現場